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5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铁路路基边坡防护工程传统现浇式施工模具多、工期长、维护难。以某沿海高速铁路路基护坡工点为例,进行路堤边坡装配式拱形骨架设计方案研究,包括装配单元的划分、安装、连接、吊装及施工等五个方面。共设置6种装配单元;单元按照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安装;单元间采用卯榫方式搭接;在单元体重心两侧对称位置设吊装点运输和安装;装配单元安装前需先进行脚墙及骨架底镶边现浇施工,以保证装配式拱形骨架的稳定和平顺性。  相似文献   
2.
非埋式桩板结构路基承载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非埋式桩板结构路基的承载机制,选取试验段典型断面进行元器件布置与长期观测;考虑桩土相互作用,依据等刚度的原则引入综合转动刚度的概念,建立了纵、横向平面分析模型,对非埋式桩板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性进行测试分析。实测结果表明:结构主筋应力测试值与理论值相差10%~30%,吻合较好,最大值出现在托梁支座断面上侧,为60.60MPa;桩侧土体承受约95%的荷载,且未产生负摩阻力;桩板结构的荷载传递规律与传统路基不同,桩基将荷载传递到更深的持力层,改善了路基软弱土体部分的受力状态;轨道结构完工半年后,承台板顶面最大累计沉降出现在中跨跨中断面,为1.0mm,满足沉降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3.
廖超 《路基工程》2018,(4):188-191
以新建铁路动车所跨越既有运营地铁工程为背景,分析该工点桩板结构的埋入深度,对比常用的两种型式的桩板结构对该工程的适用性。就该工点而言,采用梗肋式桩板结构加固软基,基坑开挖量小,受力性能合理,混凝土用量少,结构更为合理。由此,提出了软基的加固方案,以及施工注意事项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官盛渠江特大桥为背景,根据拱肋外包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各施工阶段产生的外包混凝土体内应力和拱肋变形,分析实测数据和理论数据的差异,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确保最终成桥应力、线形满足设计要求,并对做好施工阶段的监控提出改进建议。研究结果对该桥的外包混凝土施工具有指导意义,可为同类桥梁施工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公众的全方位参与是公共项目,比如公路项目成功开发的基本保障。公众参与体现的不仅是社会和谐,同时也是环境公正法律的具体实施。简要地介绍了以环境公正为依据的公众参与在美国加州交通规划过程中的实践,包括环境公正法律和条例以及基于这些法律和条例的公众参与在交通规划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指出了加州及美国的交通规划实践重视人文环境公平、重视社会正义、重视公众参与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6.
廖超  王忠仁 《上海公路》2010,(1):3-4,52
路面边缘落差是双车道无硬路肩公路的重要安全隐患之一。仅在美国,每年就因此造成约160人死亡、11000人受伤。介绍了该类事故的基本形态和成冈,并重点介绍路面边缘落差的甄别和具体改善方法,如加强路肩养护和设置坡式路面边缘等。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研究陡坡路基h型桩板墙设计关键参数对结构的影响,提出关键设计参数建议值.采用数值分析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分析h型桩板墙的横梁设置位置、横向桩间距及主桩锚固长度对结构内力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横梁布置距主桩桩顶的最佳距离为0.30L~0.35L(L为主桩悬臂段长度);(2)锚固段为岩质地层时,横向最佳桩净间...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大跨径梁拱组合连续刚构桥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以礼嘉嘉陵江大桥为例,利用非线性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分析研究混凝土强度等级、边中跨比、截面空腹率以及上下弦梁刚度比等结构设计参数对梁拱组合连续刚构桥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的极限荷载系数随混凝土强度等级、边中跨比和上下弦梁刚度比的增加略有增加,随截面空腹率的增加逐渐减小,4种因素对结构的破坏位置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因交通事故而引发的道路管理者侵权(渎职)官司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介绍了加州和美国的与交通事故有关的侵权(渎职)官司的定义、认定、索赔和实例,详细指出了加州运输部在项目开发和运营养护工作中有效避免侵权(渎职)官司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竖曲线设计公式的推导及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推导了考虑行车视距的公路竖曲线设计公式,发现中国路线设计规范中的竖曲线长度建议值不能满足行车视距要求的问题,尤其是没有照明的凸曲线路段夜间行车情形。建议我国的竖曲线设计应当考虑车辆前照灯所约束的夜间视距,提高竖曲线长度建议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