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针对某型号纯电动客车的高压系统,给出具体的高压接触器触点故障的诊断设计方案,可大大提高车辆高压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厦门金龙客车的产品开发流程:问题概念化、概念视觉化和视觉工程化,以及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3.
对陇海铁路一车站过早失效的贝氏体钢组合辙叉心轨进行材料及力学性能试验,从微观角度对其过早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贝氏体钢组织中存在大量不稳定的块状残余奥氏体和较多的带尖锐棱角的TiN及Ti类复合夹杂物,是辙叉心轨过早失效的主要原因。从辙叉钢组织角度,要控制贝氏体组织形态,尤其是消除块状残余奥氏体;从辙叉钢冶金质量角度,不仅要控制较大尺寸夹杂物的数量和尺寸,也要控制细小的夹杂物,尤其是TiN等带尖锐棱角的夹杂物。  相似文献   
4.
本文建立由铁路辙叉和列车车轮组成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研究高锰钢辙叉心轨的应力/应变场。文中考虑辙叉心轨在顶宽50mm处的两种服役状态——服役前期未发生加工硬化和服役后期发生加工硬化,分析加工硬化对心轨应力/应变大小和分布的影响。对服役加工硬化的情况,考虑到距离工作表面不同深度处辙叉材料性能的不同,将心轨局部模型分层,并设置各层的材料性能;对未发生加工硬化的情况,为模型设置均匀的材料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服役状态下辙叉心轨的von Mises应力和等效塑性应变均随深度的增加先快速增大,然后逐渐减小;与服役初期相比,服役后期心轨的最大等效应力增大约23%,最大等效塑性应变则降低约40%;塑性变形区域也明显减小,这是由于心轨在服役加工硬化后屈服强度已大幅提高。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服役后期的加工硬化起着抑制心轨顶面塌陷和飞边形成的作用。此外,与未加工硬化心轨相比,加工硬化后心轨的最大等效应变与工作表面的距离由0.8mm增大到了1.5mm,这表明易产生裂纹的位置有远离心轨表面的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