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9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监理工程实际,简要论述了如何正确理解突发事件、仔细编制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管理、理清安全职责、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应急救援处理原则、加强演练提高应急能力、及时检查总结以及奖优罚劣等方面论述了突发事件的安全监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赵晋华  王弋 《成铁科技》2005,(2):37-38,41
本文根据笔者4年来维护成都铁路局域网的经验,描述了办公网常见的网络不通现象及解决办法,帮助众多的网络用户更快地发现问题所在、更好地排除网络故障。  相似文献   
3.
通过韶山1型135号电力机车上DK—1型电空制动机的试用,根据有关领导部门的要求,铁科院机辆所和田心工厂在有关兄弟单位的大力协作和支持下,于1978年底到1979年初在成都铁路局马角坝机务段和西安铁路局勉西机务段的24、  相似文献   
4.
山区公路水毁的特点与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山区公路排水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几年来山区公路水毁的特点,提出通过完善排水系统和加强排水系统的养护,来增强公路的抗洪能力,减少公路水毁损失。  相似文献   
5.
起重船作业的安全可靠性是海洋工程项目实施预定目的所面临的首要问题。用三维图形开发软件(3DMAX)制作起重船三维模型,在Visual C 中利用一定的图形算法将模型读入OpenGL场景,通过获得输入的作业任务控制量后,进而通过求解浮态、稳性方程得到起重船作业状态量,在OpenGL场景中仿真全回转起重船的作业状态。最后给出了仿真效果视图。  相似文献   
6.
结合忻保高速公路的设计经验,对某处桥梁预应力盖梁的设计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介绍PYRENEES FPSO模块设计项目吊装框架的改装设计方案,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对原设计吊装框架进行改造,创新组合使用一个吊装框架与两个撑杆的三层吊装索具模式,充分利用已有材料,最大限度减少现场改造量,节省工期和费用,为项目的吊装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主题,而局部战争则是当前战场格局的基本形式。局部战争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突然、快速,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迅速达到预定的战略目的。因此作战部队机动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军用桥梁及相应的架桥作业车是保障部队机动能力的重要装备之一。  相似文献   
9.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东、西泄洪区非通航孔桥为跨径110 m的连续钢箱梁桥,有2孔钢箱梁上跨伶仃洋大桥海中锚碇。因中山大桥提前合龙,受通航限制,该区域共20片大节段钢箱梁(4片长86.1 m,重1 097 t; 16片长110 m,重1 408 t)需由武船中山基地码头船运至中铁南方基地码头吊装卸船,转运后再由“天一号”运架一体船取梁。根据中铁南方基地码头2台2 000 t龙门吊情况,进行大节段钢箱梁吊装卸船方案比选及配套吊具设计。对单钩单梁、双钩单梁、双钩双梁3种吊装卸船方案进行分析,考虑经济性和操作便利性,选择双钩双梁方案。根据吊装需要,设计4套相同的吊具(主要由扁担梁、销轴、绳轮、绳圈和卸扣等组成),110 m和86.1 m大节段钢箱梁分别设置16套和12套吊点,每根扁担梁下设4个吊耳。采用MIDAS软件建立钢箱梁及扁担梁整体模型,分析钢箱梁、吊具及连接构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钢箱梁、钢箱梁吊耳及连接螺栓、扁担梁、扁担梁吊耳及销轴的受力均满足规范要求。设计的吊具已成功应用于20片大节段钢箱梁的吊装卸船施工。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北美和中国的翻滚事故致死人数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对社会和交通人身安全造成了恶劣影响,而翻滚伤害又与车顶抗压强度有关。应用超静定力学分析法预测各个路径的受力,进而明确关键力学路径,通过梁结构弯矩提高的理论,选取关键力学路径中受压侧的板件厚度作为正交试验的因素,分析各因素对车顶抗压强度和质量的贡献度。研究发现,连接中立柱内板和顶盖中横梁的接头支架对车顶抗压性能的贡献度最大。通过对接头支架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在提高车顶抗压性能的情况下,实现轻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