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87篇
综合类   63篇
水路运输   48篇
铁路运输   49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本文介绍目前我省最大跨径的混凝土系杆拱桥.罗浮山东江大桥主桥的施工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3.
提高人类驾驶人的接受度是自动驾驶汽车未来的重要方向,而深度强化学习是其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为了解决人机混驾混合交通流下的换道决策问题,利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TD3(Twin Delayed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自主换道行为。首先介绍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的强化学习的理论框架,其次基于来自真实工况的NGSIM数据集中的驾驶数据,通过自动驾驶模拟器NGSIM-ENV搭建单向6车道、交通拥挤程度适中的仿真场景,非自动驾驶车辆按照数据集中驾驶人行车数据行驶。针对连续动作空间下的自动驾驶换道决策,采用改进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TD3构建换道模型控制自动驾驶汽车的换道驾驶行为。在所提出的TD3换道模型中,构建决策所需周围环境及自车信息的状态空间、包含受控汽车加速度和航向角的动作空间,同时综合考虑安全性、行车效率和舒适性等因素设计强化学习的奖励函数。最终在NGSIM-ENV仿真平台上,将基于TD3算法控制的自动驾驶汽车换道行为与人类驾驶人行车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TD3算法控制的车辆其平均行驶速度比人类驾驶人的平均行车速度高4.8%,在安全性以及舒适性上也有一定的提升;试验结果验证了训练完成后TD3换道模型的有效性,其能够在复杂交通环境下自主实现安全、舒适、流畅的换道行为。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中亚各国铁路运输的特点和需求,对比分析了单节8轴机车的优势,并讲述了单节8轴机车在前苏联国家的发展和运用状况,介绍了出口乌兹别克斯坦SDD19型内燃机车的结构和性能参数以及主要部件等。提出适应中国铁路重载牵引的单节8轴内燃机车的研制设想。  相似文献   
5.
2003年江苏自行车产量(51家工厂统计)为990.9万辆,占全国7800万辆的12.7%,全省出口自行车564,8万辆,创汇22592万美元,占全国自行车出口5043.7万辆的11.2%,全省电动自行车(32家工厂统计)产量为107.95万辆,占全国电动自行车产量400万辆的26.9%,电动自行车总量及生产企业数在全国名列前茅。自行车零件如飞轮、脚蹬、抱闸、钢圈、轴皮、链罩、五件碗、接头等产品的产销量均为全国之首,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江苏在自行车出口方面不如广东,江苏自行车行业在发展民营经济方面不如浙江。  相似文献   
6.
7.
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的新型车辆"N700S"于2020年7月1日投入运营,它是东海道新干线时隔13年的全面更新换代的新型车辆.N700S堪称新时代的象征,是在安全性、稳定性、舒适性以及环保性等各方面具备"最高"性能的车辆.而且,作为"标准车辆",该型列车的研发目标是:满足各种线路区间的运用需求,向国内外推广应用.介绍N70...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钻爆法施工技术应用效果,以天山胜利隧道3号隧道竖井施工为例,详细分析天山胜利隧道钻爆法施工技术方案,对该技术的应用流程及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南昌市洪都高架桥PM28~PM31号墩上部结构采用3×35 m多幅变宽连续梁结构,主梁预制后采用2台架桥机在墩顶0号块处同侧同步吊装、“S”形架梁方案(原方案)逐跨拼装施工。针对原方案造成结构局部应力及扭矩过大等问题,提出3种优化方案(优化方案1:“内外交错”架设;优化方案2:“先内后外”架设;优化方案3:“先外后内”架设)。为选择合理的优化方案,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从结构受力及变形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选。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方案2施工时,各施工阶段的墩顶位移差均接近0,桥墩受力最优;PM29号墩墩顶0号块底部的压应力储备最大;主梁1-2的应力变化幅值最小,且成桥后梁底压应力储备最大。洪都高架桥后续同类桥梁均选择优化方案2施工。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交通信息逐渐呈现多元化,而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并对高速公路服务水平进行实时判别,对于后期的交通控制管理及实时高效提供道路信息至关重要.本文考虑了时间、天气、出行日期等多因素的影响,选用车速、密度作为高速公路服务水平评价指标,结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与聚类分析相关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数据的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实时判别模型,以实现对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参数预测及实时判别.选用河北省237 360组训练样本数据和6 048组预测样本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该模型获得了较高的判别精度和较好的预测效果,是一种有效的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实时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