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入世”挑战中国高等教育市场,从经济类高等学校本科英语教学与教学管理的定位及其发展趋势入手,对以特色求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并针对订单式人才市场一些相关问题提出了“平台 模块”培养模式的教育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了合理分析沥青面层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发展过程,针对沥青面层进行了模量检测,采用沥青面层模量衰变量与沥青面层无损状态下模量的比值来反映损伤程度,并对该损伤随荷载作用次数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通过足尺加速加载试验来模拟重复的车辆荷载作用;采用落锤式弯沉仪(FWD)、便携式地震波路面分析仪(PSPA)和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来获取非加载区沥青面层无损状态下的模量;采用PSPA来获得加载区沥青面层不同损伤状态下的模量;计算得到模量衰变量与无损状态下模量的比值;分析沥青面层的损伤演化过程,建立起沥青面层非线性损伤演化模型,对沥青面层各深度处损伤发展的快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可利用S形模量主曲线将各试验所得的无损模量进行统一,现场检测手段获得的模量分析结果符合室内动态主曲线的预测结果;同时,损伤演化模型中的寿命因子可用于判断沥青面层损伤发展的快慢;对该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发现,轮迹带外边缘和轮隙中心在垂直于行车方向上的损伤随深度的增加而减缓,而在轮迹带其他位置和方向上,沥青层层中的损伤发展最快。借助所建立的非线性损伤演化模型,可为沥青层的损伤发展提供判断依据,并为优化养护时机和养护策略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