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2.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动态称重收费系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ETC的车辆动态称重系统。以称台前置的方案对现有收费车道进行改造,利用压电石英传感器阵列作为称重单元提高系统检测精度和车辆通行能力,应用串行通信和专用短程通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称重收费车辆数据的传输。对比目前高速公路应用的动态称重收费系统,基于ETC的车辆动态称重系统能够实现车辆准确称重收费和极大地提高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目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了公路施工的组织及公路建设的质量、进度、费用三者关系及计算机科学的方法,提出并实现了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计算机方法。  相似文献   
4.
结合计重收费交通量采集数据及联网中心收费数据的特点,基于C/S模式,采用SQL Sorvor数据库,设计了一个计重收费交通量数据处理及费率模拟系统,并进行了工程实现.论文首先描述了系统功能,给出数据流程:其次从数据导入、数据匹配、数据库访问、动态SQL语句及费率模拟等五个方面阐述了系统关键技术;最后通过实际的费率模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计重收费交通量采集数据与联网收费数据的处理,为计重收费费率标准的确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车辆排队间距对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交叉口车辆队列的启动离去过程建立运动学方程,研究交叉口等待车辆的车间距与通过时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分析影响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其他因素.分析发现:车辆队列的间距过小或过大均可导致交叉口通行能力下降.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表明,当问距在4~8 m之间时,可有效降低等待队列长度及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启动延时时间,从而最大可能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交通事件的迅速、有效是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与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核Fisher鉴别的微波数据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算法。通过分析交通事件发生后交通参数的变化规律,选择合适的检测参数;再根据实际采集的西安市南二环的微波交通流数据,训练核Fisher鉴别分类器,得到最佳判别阈值,从而检测交通事件的发生。实验数据验证表明,本文方法效果良好,检测正确率高达92%。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提出的基于ETC的车辆动态称重系统设计,以压电石英传感器阵列作为称重单元,利用小波变换原理对采集原始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并针对数据丢轴等现象提出基于相关性的信号完整性分析方法,最后依据各传感器的输出值及车辆通行速度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得到被称重车辆的车重。实验结果表明:称重传感器阵列和基于小波-BP神经网络的称重数据处理算法,达到了动态称重系统的称重数据测量精度,保证了基于ETC的动态称重系统从技术上得以实现,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应急指挥及辅助决策系统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应急指挥及辅助决策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及流程;针对不同交通事件提出了对应的应急管理预案,以保证救援的及时性为目标,提出了高速公路紧急救援资源配置的原则及优化评价指标;根据路网中交通事故发生的区域概率、事故数和事故等级等建立了资源优化调度模型;实现了与应急指挥调度各子系统互联的发布系统。  相似文献   
9.
10.
车载多媒体导航终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车载多媒体导航终端,出行用户可以了解到准确实时的路况信息等相关信息,并得到最佳的出行路径.车载终端硬件平台基于OMAP5912嵌入式微处理器,以嵌入式Linux作为操作系统.从ARM端和DSP端介绍了终端软件构架,给出了终端软件的实现流程.其次从主控线程、GPRS通信、数据采集、GPS导航、地图数据库查询、视频及音频7个线程论述了具体实现技术.终端软件操作简单,实际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