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1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试验速度350 km/h预设轨道不平顺区域实车试验工况,以及现场预设轨道不平顺区域的原则。实设轨道不平顺区域包括不同幅值、波长的高低、轨向、轨距、水平、三角坑、水平和轨向逆向复合、三波连续高低、三波连续轨向、交替轨向等。阐述轨道几何、地面动力性能、车辆动力学的测试内容和方法,对轨道几何、地面动力性能、车辆动力学随速度变化进行分析,得出轮轨动力性能和车辆动力响应与轨道不平顺、速度的关系,建议加强对水平轨向逆向复合不平顺的管理,加强对连续多波高低和轨向不平顺控制。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工务设备及施工作业的安全,应构建能够及时发现并早期预警线路设备故障及沿线环境影响的高速铁路工务基础设施状态检测与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对轨道、钢轨、路基和重点桥隧的状态进行检测与监测,对道口、环境灾害、工务机械车运行和施工作业安全加以监控,并利用数据集成平台对数据集中管理、共享和综合分析,为工务设备安全监测与管理提供信息服务。论述了该系统的内容、功能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田新宇 《铁路技术创新》2012,(1):117-118,123
1需求分析轨道动态检测在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指导工务现场养护维修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铁路一直十分重视对轨道不平顺的动态检查,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使用轨道检测车(简称轨检车)对正线进行定期检测。随着装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拥有最高检测速度400km/h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简称动检车)和200km/h的轨检车,并对高速铁路和既有干线铁路每月进行3次动态检测,形成大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速铁路轨道检测技术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国外高速轨道检测技术的发展介绍,结合国内轨道检测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论述了发展我国高速铁路轨道检测技术的必要性,从而进一步阐明了我国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安全检测体系的发展构架和设想。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速铁路的营业里程已达8 000余公里,建立和健全适合我国高速铁路的工务维修模式是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前提和重要保证。按照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结构形式,通过研究北京、济南、上海、郑州、武汉、南昌等铁路局和广铁集团公司已开通运营的250 km/h和350 km/h高速铁路线路工务检修、维护和管理方面的实际经验,提出了我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技术体系的雏形,为我国高速铁路工务综合维修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轨道几何不平顺的发展特性,在灰色预测理论的基础上,考虑模型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并优化背景值,建立以轨道几何不平顺检测数据为时间序列的非等时距灰色时变参数模型。为更好地描述轨道几何不平顺影响因素间复杂的函数关系,提高模型拟合和预测精度,基于残差分析引入周期性函数,对模型进行组合修正。应用此模型对轨道质量指数TQI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并对其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轨道质量随时间发展的随机波动特征,拟合、预测精度高,适合进行中长期预测,可为了解和掌握轨道质量状态的发展规律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预防性养护是科学性养护的具体体现,对保护公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文中主要对超薄磨耗层的特点、材料设计、施工要点及超薄磨耗层(Novachip)沥青混凝土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线路及工作原理,并结合重型卡车对燃料电池、驱动电机、氢气、动力电池等相关系统进行了分析计算。对燃料电池整车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项目支持的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检测列车(以下简称"城轨综检车")和地面数据中心系统的组成、系统布局、技术特点和主要技术创新点。该项目成果可为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养护维修提供新的模式和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某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为对象,通过台架试验对其性能和排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燃料发动机与原柴油机相比,其可发出的功率与原柴油机相当,动力性不降低;有效燃料消耗率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排放性相比原机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