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尾松学名pinus massonina tamb,华南一带称为青松,山松或本松,广东广西叫做枞树,福建叫做枞柏。原产在东南各省,现在华东、华中、西南各地都有较丰富的产量这种树的主干很直,高的可达30公尺,粗的直径可达1.6公尺。成长速度很快,人工培植,20~30年即可成材。马尾松木质坚硬,富油质,但容易腐朽及虫蛀,因此在工程上很少应用。一般都把它用来培养茯苓或采取松脂,甚至砍来做柴烧。过去很少有人对它的物理力学性质作系统的研究。解放以来,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木材需要量日益增大,马尾松的利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为了使这种木材能在公路建设事业中发挥它的作用,有必要系统的研究它的性能。从1954年起,公路材料试验所(现已改为公路科学研究院筹备  相似文献   
2.
我国沿海岸线一些木质建筑物,如桥梁、码头、渡口和海港等经常浸没在水中的桩柱,受到海水中的甲壳钻孔动物及软体动物蛀食甚为严重。一般桩柱经过2~3年,即被蛀毁,20~30厘米直径的桩木,有的仅剩4~5厘米心材,有的被蛀断。每年造成国家财产的严重损失。为了进一步研究对团形水虱和船蛆的防治,1959年秋,曾与福建省交通厅共同在闽南沿海一带作了一次调查,茲将桩柱蛀毁情况介绍于下: 木桥桩木的蛀毁情况:根据距海约1~3公里河流上的四座木排架大型简支梁桥的调查结果,其桩木及下夹木均受团形水虱的蛀食,受害情况大致相同。枫亭桥:枫亭桥为1950年修建的双排架杉木简支梁  相似文献   
3.
去冬我会到木桥较多而腐朽、虫害比较严重的浙江、福建、广东三省,对1950~1955年间修建的一部分木桥,作了三个多月的现场调查。兹将所见摘要分述如下: 一、未防腐处理的木桥的腐朽情况未作防腐处理的木桥有11座,其中两座已因故拆掉,看到的仅仅是拆卸下的构件。建桥所用的树种,除和溪旧桥用杉木和马尾松外,余均为杉木。  相似文献   
4.
目前公路木桥采用的防腐方法,计有扩散(即涂抹防腐浆膏及包扎防腐缠带)、热冷槽浸注及表面处理三种。它们的应用范围和处理过程,在以前公路总局印发的公路木桥防腐会议专刊,公路木结构防腐指南及1954年公路木桥防腐经验介绍等文件上,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但是,现在各地的木桥防腐处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防腐方法的选择不很适当,浆膏涂层普遍地发生脱落现象等。为了改进防腐工作,仅在技术方面就我所了解的问题提出几点意见,以供大家参考和商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