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3篇
水路运输   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水文组合对长江口南港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口南港河段流场受径流、潮流、地形及风浪的影响,相当复杂。现场资料耗资巨大,且水文条件差别较大,模型进行了12种不同水文组合的试验,以弥补现场资料的不足。根据试验结果对南港河段水位、流量、流速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南港的流场特征。  相似文献   
2.
潮汐河口淹没丁坝群坝田水动力条件复杂多变,坝田复杂的水流结构决定了坝田内的泥沙淤积过程及淤积形态。以长江口北槽丁坝群形成坝田为例,分析坝田形成后淤积形态及淤积速率特征和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坝田内2 m等深线逐渐向距坝头0. 2倍坝长处靠近,5 m等深线逐渐向坝头处靠近;坝田的初始容积与冲淤平衡时的平衡容积呈对数关系;在丁坝间距为3~4倍坝长时,坝田内淤积分布最为均衡;坝田内淤积速率的拐点均出现在坝田形成后5~6 a。另外,从工程影响淤积丁坝布置参数方面探讨坝田内淤积特征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根据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不同阶段的地形分析,定量分析不同工程阶段影响下北槽丁坝群坝田冲淤厚度以及地形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工程阶段,北槽南北侧坝田冲淤差异受工程进度影响,总体呈逐年淤积趋势,南北侧坝田呈"洪季多淤、枯季少淤积"的状态,北侧坝田淤积厚度大于南侧。北槽主槽与坝田地形变化在2010年之前变化较大,2010年之后,主槽基本趋于稳定,变化较缓,坝田则持续淤积。  相似文献   
4.
长江感潮河段二维潮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非结构网格建立了长江感潮河段二维潮流数学模型,研究了水工建筑物在非结构网格中的处理,验证结果良好;为检验模型长河段沿程流量的守恒性,模型上边界分别采用枯水、中水、洪水3种恒定流量模拟感潮河段水流运动。计算结果表明:模型沿程流量守恒性良好,模型能够有效模拟长江感潮河段水流运动。  相似文献   
5.
利用有限元对小花沟连续刚构桥最高墩的三种桥墩设计方案进行了稳定分析,所用的三种墩身方案分别为:上部为双薄壁、下部为单薄壁空心墩的组合式桥墩,单薄壁空心墩且左右幅桥墩间设置两道横撑,单薄壁空心墩且左右幅桥墩间仅设置一道横撑.分析中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部构造及墩高不变的情况下,上部为双薄...  相似文献   
6.
长江口北槽近期盐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8年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开工以来的历次水文测验资料,从各个角度分析了近年来北槽航道内的盐度变化。  相似文献   
7.
陈志昌  罗小峰 《水运工程》2006,(Z1):134-140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长江口整体物理模型是交通部1974年批准和投资兴建的我国第一个大型河口模型.在"八五"攻关研究中,运用定床和动床试验方法,为整治工程方案的确定提出了科学论证,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开工以来,继续运用整体模型、局部模型和正态系列模型对工程的分期实施、建筑物附近的冲刷、施工顺序和工程方案动态调整等进行研究.工程实践证明,多数研究成果都达到了定性基本准确、定量相对合理的结果,是工程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甘肃永靖县西河二房村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为工程背景,对该桥的主要病害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维修加固方案,最后通过对比加固前后荷载试验桥梁各参数的变化表明该桥的加固是成功的。旧桥加固与桥梁新建相比较而言,前者投资小、工期短,又可以避免长时间交通中断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基于CJK3D-WEM模型,建立长江口横沙港区数学模型,研究横沙港区形成后周边水域的水动力变化。结果表明:横沙港区方案实施后,各汊道断面分流比变化较小;南港河段、北槽中上段涨落急流速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北槽下段涨、落急流速略有减小,南港—北槽航道的落潮优势流略有变化,仍表现为明显的落潮优势;北港沿程落急流速变化较小,涨急流速北港口外段增加,其余区段减小。方案的实施对长江口拦门沙地区的总体河势格局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数值水槽研究了半封闭式港池水体交换问题,研究表明,当防波堤为实堤时,港池口门垂直于主流运动方向时,港池内水体交换能力较强。当考虑透水防波堤时,在平行主流方向的防波堤上增加透水堤,有利于提升港池内外水体交换效率。将数值水槽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福建某渔港建设,成果得到了较好的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