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典型的线性稳态模型对传统转向架和新型转向架(后轮对独立回转转向架)的曲线导向能力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具有14个自由度的非线性车辆模型,对最佳的一系纵向刚度布置(前导轮对的纵向刚度较小,跟从轮对的刚度较大)的新型转向架和传统转向架车辆的曲线性能进行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新型转向架的曲线导向性能优于传统转向架。  相似文献   
2.
对津浦线及浙赣线部分钢轨磨耗状况进行了实测,在对实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钢轨焊接接头的磨耗规律进行了探讨,试验结论为工务部门在线路养护维修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4.
研究目的:通过建立轨道结构连续弹性双层梁模型,研究分析列车速度、轨道不平顺、钢轨垫板刚度和轨枕垫板刚度对轨道振动的影响,从而为工程实践提供技术依据.研究结论:车速对轨道结构振动影响明显,随着车速的增加,轨枕的振动速度明显增加,整体道床的作用反力峰值也有很大的增加,而且作用力的频率段也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增长.轨道不平顺对轨道结构振动非常敏感,因此对钢轨表面和车轮踏面的日常维护对轨道结构的减振和安全有非常大的意义.轨枕和整体道床之间的橡胶减振套刚度对轨道结构振动有很大的影响,刚度增加会引起轨枕的速度明显减小,但整体道床反作用力会增加,而相应的频谱没什么变化.从隧道结构的安全来讲,橡胶减振套刚度应取较小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车-线-桥耦合振动和统计能量分析,提出铁路钢-混结合梁桥车致振动与结构噪声的理论计算方法。车-线-桥耦合振动分析中,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梁-板混合模型,计算桥面板的振动能量,代入并求解统计能量平衡方程,得到桥梁各子系统间的振动能量传递,根据桥梁各构件的振动响应计算桥梁辐射的结构噪声。通过对某三跨钢-混结合梁桥辐射噪声进行现场实测,验证了理论预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结合梁桥结构噪声主要位于20~1 000Hz频段,计算此类桥梁结构噪声时截止频率可以取1 000Hz;计算主跨跨中断面距近轨不超过25m场点的结构噪声时,可忽略邻跨的影响;全频段内下翼缘辐射噪声最小,315 Hz以上频段以腹板辐射噪声为主,315Hz以下频段以桥面板和钢梁腹板辐射噪声为主。  相似文献   
6.
基于有限元-统计能量(FE-SEA)混合法,建立钢-混结合梁桥模型,在列车运行速度为200 km/h、列车交会条件下,预测桥梁各板块的振动响应及结构噪声.结果表明,当列车交会时:各板块中点处的振动加速度级均有所增大,优势频段为40~120 Hz,峰值频率在65 Hz;在全频段内,各板块声压级均增大,单向行驶和列车交会两...  相似文献   
7.
国际标准轨距 铁路轨距是指两根钢轨之间的距离。所谓标准轨距各国的规定亦不尽相同,一般是对这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铁路轨距而言。如印度,有1676毫米、1000毫米、762毫米和610毫米等多种轨距并存,但以1676毫米为标准轨距。对世界来说,称1435毫米轨距,为铁路标准轨距,超过1435毫米为宽轨或称广轨,1067毫米为准窄轨,而1067毫米以下为窄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铁路冷藏运输现状的分析,针对我国铁路冰保车缺乏自动检测手段的问题,开发了一种IC卡加冰检测系统.该系统能够检测各冰保所的进站温度和出站温度,对于提高铁路冷藏运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力(矩)的平衡原理,分析了新型转向架曲线导向性能提高的机理.在文献[2]的基础上对最佳的一系纵向刚度布置的新型转向架和传统转向架车辆的曲线性能进行了仿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转向架的曲线导向性能优于传统转向架.  相似文献   
10.
现有的盾构隧道施工同步注浆材料流动性通常利用稠度仪进行测试,人为操作水平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大,试验结果的随机性也很大,且试锥沉入深度与浆液在注浆管内的流动阻力并无直接关系。为此,研制了1套同步注浆材料流动性测试装置,利用该装置可直接测得浆液在注浆管内的压力损失;提出以注浆材料在注浆管中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作为注浆材料流动性评价指标,并以注浆材料中骨料颗粒的表面积与浆体的体积之比(简称“表体比”)作为分析注浆材料流动性的影响参数,推导出表体比计算式;采用研发的流动性测试装置对现场所用同步注浆材料及室内配制不同表体比的注浆材料试样进行流动性测试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研制的同步注浆材料流动性测试装置可行;注浆材料表体比为其流动性的主要影响参数;注浆材料在注浆管内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随着初始压力的增加呈近似线性增长;注浆材料中骨料(粒径大于0.075 mm的固体颗粒)含量越多即表体比越大,其在注浆管内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也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