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长门特大桥主桥为主跨550m的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采用塔梁墩固结体系。为分析该桥塔梁墩固结区的受力特性,设计制作缩尺比1∶5的塔梁墩固结区模型进行试验,研究塔梁墩固结区在使用阶段的应力、位移和抗裂安全性。结果表明: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塔梁墩固结区各关键截面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混凝土主梁和下横梁的竖向位移较小,结构安全且具有足够的抗弯和抗剪刚度;试验测得的固结区主梁混凝土开裂弯矩远大于设计荷载作用下最大弯矩,混凝土主梁具有较大的抗裂安全性和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2.
以滨海快线福州火车站基坑工程为背景,对紧邻既有隧道水平位移的实测数据展开细致分析,并结合弹性地基梁理论,探讨超长异形深基坑分坑施工对紧邻既有隧道水平位移的影响规律。实测结果表明:随着基坑的开挖卸荷,既有隧道整体发生朝向基坑侧的水平位移,水平位移曲线呈现多峰形态,且各峰值均大致位于各分坑的中部。同时,受到既有隧道平面线形影响,分坑施工过程中,其水平位移曲线出现局部反弹效应。进一步地,将隧道简化为搁置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上的Timoshenko梁,通过两阶段分析法计算既有隧道水平位移的近似理论解,与现场实测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基本吻合,但量值上略小于实测值。  相似文献   
3.
胡玉柳 《公路》2023,(3):278-281
结构健康监测(SHM)系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日益普遍,因为它们可以跟踪结构状况并在突发情况下提供数据支持。尽管在改进数据异常检测以确保结构安全方面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但能够在硬件上进行长期检测的算法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压缩技术来识别结构中的异常,避免将原始数据以连续流方式传输到服务器中,并以国内某桥梁的健康监测系统数据来测试所提出的异常检测算法。研究训练了3个压缩模型,即主成分分析(PCA)、全连接自动编码器和卷积自动编码器。结果表明,基于模型的方法,即PCA,可以达到更好的准确性;而数据驱动的模型,即自动编码器,其准确性与训练集大小有关,训练集越大,准确性越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