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了乘用车结构声腔耦合系统的振型耦合机理,并介绍了其在车内噪声控制中的应用.建立了结构声腔耦合系统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计算车内噪声传函,发现50 Hz处有一明显峰值.为分析该峰值产生的原因,采用数值方法计算了耦合系统的振型耦合系数(MSCC),发现该峰值主要是由于第1阶声腔模态和第15阶结构模态耦合产生的.基于上述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汽车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利用MATLAB建立基于图形用户界面(GUI)的汽车动力学仿真软件。该软件主要包括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以及平顺性等模块。在汽车理论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软件中根据自己的要求设置相应的参数,直观清晰地查看相应的响应情况,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该辅助软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智能汽车极限工况下的自动紧急避撞能力,提出了一种联合制动与转向的综合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包含转向、制动和悬架子系统耦合特性的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水平路面上的转向制动仿真.接着,提出了联合制动与转向的自动紧急避撞系统总体框架,其中路径规划选用五次多项式规划算法,纵向采用滑模跟踪控制,侧向采用基于...  相似文献   
4.
汽车主动悬架和四轮转向系统的耦合分析及协调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汽车转向系统和悬架系统的相互作用,建立了转向动力学子模型、悬架动力学子模型以及考虑两者耦合效应的综合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发现:悬架系统主要通过轮胎动载荷引起轮胎侧偏力变化,从而引起转向特性发生显著变化;而转向系统则主要通过离心力影响簧上质量的侧倾运动,从而引起悬架运动特性发生变化;主动悬架与四轮转向协调控制系统在减小车身侧倾和前轮垂直载荷波动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改善车辆横摆响应和质心侧偏角响应.  相似文献   
5.
来飞  邓兆祥  董红亮 《汽车工程》2007,29(3):238-242
通过对车辆底盘系统中的转向和悬架系统建立统一的数学模型,利用M atlab/S imu link仿真,结合最优控制理论,分别对被动悬架兼前轮转向系统与主动悬架兼四轮转向综合控制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理论分析与仿真试验表明,综合控制系统下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轮胎的非线性特性、侧向力与垂直载荷耦合特性对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当侧向加速度较大时,4WS对横摆率的控制作用急剧减弱,而通过主动悬架的控制能有效提高横摆率的响应.提出了基于横摆率跟踪控制的4WS和主动悬架的协调控制方法,对前后轴主动悬架控制力进行了分配,提高了大侧向加速度时的横摆率响应.转向盘角阶跃输入的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可获得优于4WS和主动悬架简单叠加时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7.
穿越河流输油管道由于受其所处自然环境的影响,容易发生各种破坏,其抢维修的工作也是输油管道维护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文中在分析了穿越河流输油管道的破坏因素、破坏形式及其破坏原因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当前穿越河流输油管道破坏抢维修的主要技术和基本方法,并分析了各自的适用条件和特点.归纳了穿越河流输油管道抢维修工作的基本流程,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