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港口项目综合质量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港口项目的特点,以广州南沙某港口项目为例,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港口项目综合质量的评价指标,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港口项目模糊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3.
不锈钢车体与铝合金车体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员华  邹鹏 《都市快轨交通》2008,21(3):89--9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主要采用不锈钢和铝合金材料。对这两种车体材料的结构、性能、工艺方法及价格等进行比较,指出其优缺点、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城市轨道交通车体的选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舰船通信网络信号质量检测区间受限的问题,提出强干扰下的新型舰船通信网络信号传输质量检测方法。通过信号波形特征提取、干扰算子定义2个步骤,完成强干扰下舰船通信网络的信号识别。在此基础上,通过传输信号质量的抖动幅值定义、传输时间间隔误差计算、检测相位算子求解3个步骤,完成新型信号传输质量检测方法的搭建。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应用强干扰下舰船通信网络信号传输质量检测方法后,待检测信号质量算子的最大值超过9.50 Mb,最小值低于2.00 Mb,整个检测区间长度得到明显扩充。  相似文献   
5.
结合广东地区市政道路预防性养护工程,对比分析了3种稀释沥青类雾封层材料的基础性能、黏附性、对旧沥青再生效果和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评价了试验路段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稀释沥青类雾封层材料可以有效再生老化沥青,提高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抗松散性能,修复微小裂缝,防止骨料松散脱落,同时改善路面封水效果,提高路面美观性。  相似文献   
6.
内燃机能量流试验是评估不同控制策略下内燃机能耗和指明其改善方向的重要方法。通过试验对1台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机进行了基于冷却液温度的能量平衡分析,基于热力学定律,将能量平衡项分为有效功、冷却液损失、排气损失和通过辐射传热产生的未计入热损失。结果表明:小负荷时,随着冷却液温度的升高,燃油消耗率略有下降,NO_x排放量增加;全工况下,HC排放量随着冷却液温度的升高而减少,CO和CO_2排放量变化不大;有效功占比和排气损失占比随负荷的增大而增大,几乎不受冷却液温度的影响;冷却液损失占比随冷却液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8.
以ResNet50网络为基础网络,提出了使用信息熵的权重特征对池化层的信息进行优化,在不增加额外参数的情况下使得网络特征提取更加充分;同时提出了改进型PSO(粒子群)算法对卷积网络误差反向传播阶段进行优化,通过比较GSA(引力搜索)优化前后最优粒子的适应度函数值,以此确保每次迭代中获得全局最优粒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  相似文献   
9.
径向转向架的发展及其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径向转向架的结构、导向原理和特点,探讨了迫导向径向转向架各部件对转向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集料级配是影响沥青路面抗滑和减噪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提出一种集料粒径高精度无损检测方法,结合骨架提取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来实现集料颗粒粒度分布的精确估计,为保证集料级配质量提供了有效手段。集料颗粒图像由数字相机获取,图像标定基于NI视觉助手Vision Assistant软件完成。颗粒骨架图像采用Skeleton-M骨架提取算法提取,针对所出现的骨架断裂情况,使用形态学膨胀和细化算法完成骨架修复;然后基于颗粒骨架图像提出颗粒粒径表征算法,基于骨架端点个数提出颗粒棱角表征方法;最后,通过提取颗粒图像特征参数,使用SVM算法对颗粒粒径分布进行精确估计。在颗粒棱角性表征方面,将所提出的颗粒骨架棱角性表征法与AIMS系统的梯度棱角法、未压实空隙率集料颗粒棱角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目前常见的粒径表征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较好地实现颗粒粒径表征和颗粒棱角性表征,所采用的基于多特征的SVM颗粒分档算法可以有效实现颗粒粒径分档,筛分档间的分档精度最高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