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税欢  黄汉彪  阳兰 《路基工程》2020,(6):25-28,40
近水域公路路堤施工中,常出现支承路堤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为研究支承路堤的邻域水位变化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采取有限差分法构建了FLAC3D数值模型,分析邻域水位变化对路堤支承桩的力学影响和支承路堤的变形影响。结果表明:路堤周边水域的存在能显著改变支撑桩受力状态;路堤周边水域出现时间前后对支承路堤稳定性的影响存在差异;邻域水位骤降能明显增大支承桩发生弯曲破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阳兰  严红  汤东 《路基工程》2021,(3):110-114
通过对0 %~0.4 %掺量聚丙烯纤维(PP)和0 %~60.0 %再生骨料(RA)进行了30组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组成设计,开展了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干缩系数及疲劳寿命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0.3 %聚丙烯纤维可显著提升再生水泥稳定碎石相关性能,稳定碎石材料的疲劳寿命和劈裂强度受再生骨料掺量的变化最为敏感;在综合保障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的基础上,再生骨料利用率最大可达到50.0 %。  相似文献   
3.
选用3种不同纤维长度及6种不同纤维掺量进行正交组合掺配方案设计,共18组,对Sup-20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疲劳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重点研究了混合料的疲劳性能特征并建立了疲劳寿命方程。结果表明:6 mm玄武岩纤维对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增强效果最优,而9 mm玄武岩纤维对低温抗裂性和疲劳寿命增强效果更优;在低应变控制水平下(450 uε),0.4 %掺量9 mm纤维长度的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最优。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多,在城市中行车难已经成为通病,尤其是在一些城市交叉路口更是不断发生交通意外事故。该文通过对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流程与改进方法进行研究,为我国的交通事业发展提供改善思路。  相似文献   
5.
沈蕴  阳兰 《路基工程》2022,(2):74-78
依托某城市快速路改扩建工程,进行天然碎石、再生碎石、水镁石纤维等原材料性能指标试验;对掺配水镁石纤维颗粒的水泥稳定再生碎石进行组成设计;通过重型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以及干缩应变试验,对比性能指标差异;对比分析三类路基材料的经济成本.结果表明:水镁石纤维改良方案可增强水泥稳定再生碎石的强度,显著提升抗裂能力;掺配水镁...  相似文献   
6.
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击实试验、抗疲劳性能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对土凝岩固化黏性土与水泥固化黏性土的力学及耐久性能进行对比,探究其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土体固化剂掺量增加,固化稳定黏性土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大,其最佳含水率也随之增大;水泥固化稳定黏性土的早期水稳定性系数低于土凝岩固化黏性土,后期水稳定性系数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7.
徐松  阳兰 《路基工程》2021,(2):110-115
选用木质素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对SMA-13级配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改良,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对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的改善效果较为显著,而木质素纤维对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的增强效果更为明显;按指标控制要求,单掺木质素纤维或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对应的铣刨料最大掺量均低于30.0 %,采用0.2 %木质素纤维和0.4 %玄武岩纤维进行复掺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铣刨料的掺量最大可达到50.0 %,有利于提高铣刨料的再生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徐松  阳兰  沈蕴 《路基工程》2022,(6):119-123
采用单掺/复掺粉煤灰和玻璃纤维的方式,对掺30.0 %再生骨料的稳定碎石进行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提升效果优于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对劈裂强度、干缩性能的提升效果优于粉煤灰,10.0 %FA+0.2 %GF组合方案下无侧限抗压强度能提升约9.0 %,劈裂强度能提升约35.0 %,干缩性能提升约17.0 %,抗冻性能提升约15.0 %。试验段工程进一步验证了粉煤灰和玻璃纤维复掺对再生稳定碎石道路基层材料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