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478篇
综合类   46篇
水路运输   54篇
铁路运输   48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简化CTW12型全地面越野车的橡胶履带行走机构,建立啮合副物理模型。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力学模型,确定传动件半径、压力角与中性层位置之间的关系,最后找出传动件随载荷变化在驱动轮齿上的稳定工作区,为设计合理的橡胶履带啮合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光镜对单相黄铜管焊后和冷变形后的焊缝在高温短时退火后的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焊后不经过冷变形的焊缝,退火后组织为粗大的、并垂直于焊缝的条形晶粒和粗大的等轴晶粒;经过冷变形后,焊缝的不同原始组织在退火后都将发生再结晶,影响管坯表面质量的铸造组织消失,组织细化,文中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岳彤星 《科技交流》2002,32(3):133-136
根据广州地铁、西安地铁等工程实践,分析了地铁工程造价的现状,重点以限额设计论述和探讨地铁工程的投资控制。  相似文献   
4.
准高速车牵引齿轮材料接触疲劳性能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准高速机车牵引齿轮用钢20CrNi2Mo、15CrNi6经渗碳淬火及渗碳淬火+喷丸后的接触疲劳强度,并与20CrMnMo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种钢材经渗碳淬火的试件,其接触疲劳强度极限基本相同;渗碳淬火+喷丸试件的接触疲劳强度极约提高5%;所有试件的接触疲劳失效形式都是在渗碳层中产生浅层剥落,文中还讨论了渗碳化层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量及喷丸强化对接触疲劳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风区运营的高速铁路不断出现,需对高速列车的抗横风倾覆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在对比分析日本的国枝方法和日比野有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CRH5H型动车组建立了横风倾覆静态计算模型,并对车体自重、转向架一系及二系悬挂刚度对列车抗倾覆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结果符合实际规律,计算模型和方法可为风区运营车辆抗倾覆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正0引言重型石油管道铺设船是一种特异型船舶,其水上和水下结构庞大、不规则,受风流影响复杂多变,进出港操纵难度较大。2016年6月,重型石油管道铺设船"乐维克冠军"轮(LEWEK CHAMPION,以下简称难船)由于螺旋桨发生故障失去动力,须拖带进港并停靠厦门港招银码头10号泊位维修。厦门港引航站承担本次引航任务。受该船船首外伸铺管架的限制,本次拖带只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达到高速列车碰撞过程中整车的均布吸能,实现列车各车辆同时参与碰撞吸能,提高车辆耐撞性的目的,针对现有切削式防爬器实际应用情况设计了一种切削厚度随切削行程渐变、切削行程可控的新型切削式防爬器;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防爬器切削吸能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了初始切削厚度对整个切削吸能过程的影响;开展了防爬器碰撞冲击试验,考察了防爬器的缓冲吸能特性,并与数值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初始切削厚度较薄时,切屑呈螺旋状,卷曲曲率较小,初始峰值力较低,切削过程更稳定。由于切削行程和厚度的可调节,实现了在碰撞过程中界面力在一定范围内可控,有利于保护车体及乘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目前,隧道掘进机平移与空推工艺多采用不同装置分步完成,装置安装耗时费力,严重影响项目施工进程,且国内外没有可同时解决掘进机主机平移和空推的工法或装置。本文研制了一种基于液压的盾构/TBM主机平移-空推集成装置,将平移与空推工序合一,可极大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实现荷载600 t盾构/TBM主机连续移位。研究结论:(1)利用液压力驱动液压马达实现装置移位和驱动轮90°转向,实现了平移与空推工艺集成;(2)多轮系和从动轮碟簧设计可优化载荷分布,从动轮选用自润滑推力关节轴承使装置可适应一定倾斜度和不平度,提升装置运行平稳性;(3) 600 t荷载下,利用聚氨酯包敷于钢轮外的复合轮设计减小了轮系与地面接触应力,降低地面要求;(4) ANSYS仿真分析表明承载台架满足强度要求;(5)目前该装置已成功应用于青岛地铁8号线项目,缩短工期20 d,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桥梁荷载试验作为综合评定桥梁工程质量、检验桥梁实际承载能力最直接、最准确的一种技术手段,应在工程交工验收质量检验中得到重视和应用。广西建设工程管理部门或质量监督机构也应补充规定桥梁承载能力检验抽样比例,以便贯彻执行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关于建设工程检验评定标准和交工验收办法要求进行桥梁荷载试验的规定,确保桥梁结构安全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