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39篇
公路运输   233篇
综合类   273篇
水路运输   229篇
铁路运输   138篇
综合运输   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评估舰船结构损伤后的剩余强度,对船体加筋板出现初始几何变形后,参与总纵强度的有效宽度和加筋板剩余极限强度进行研究。将加筋板受到垂直于平面压力后的变形,作为其初始几何变形,改变变形的方向和大小,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加筋板结构进行线性和非线性分析。定义了板有效宽度计算方法,对不同变形方向和变形幅值时板的有效宽度和加筋板的极限强度进行对比分析,并拟合得到了计算板有效宽度和加筋板极限强度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初始几何变形会削弱加筋板结构的强度。在对损伤后船体结构强度进行分析和校核时,提出的经验公式可以直接用来计算板的有效宽度和加筋板的极限强度。  相似文献   
2.
吕明娟 《专用汽车》2006,(4):25-26,48
编译介绍了欧洲市场Scania、Volvo、Renault和Foden四公司的四款八轮自卸车检测、分析和比较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四个关键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四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防止和解决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关键:船舶不适航造成重大溢油污染事故;船舶机舱防污染设备监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和完善海事溢油鉴定体系;建立和完善油污损害赔偿制度。并就一些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应用要求,充分利用国内运用最广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KJ2000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平台,针对LKJ车载线路数据库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在没有轨道电路信息的线路上,基于点式信息传输的车载安全防护系统的控制模式。该控制模式具有安全、可靠、高效以及硬件低成本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轨道涡流制动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对影响轨道涡流制动特性的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分析总结了理论分析法、有限元仿真法和台架试验法这3个主要的研究方法。对我国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发展及轨道涡流制动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重载列车同步控制下纵向力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列车纵向力成为评价重载列车同步控制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对其进行研究,建立了列车纵向动力学数学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设计仿真模型,计算不同编组和不同工况下万吨列车的纵向力,并与试验数据进行比对来验证该仿真模型的可行性,同时也验证了同步控制的组合列车比传统编组方式列车在纵向动力学性能上更具优越性,为进一步分析和优化列车同步控制提供仿真平台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阐述顾客价值理论与铁路货物运输营销的密切关系,对铁路货运顾客价值重要性及感知评价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实证研究,最后提出基于顾客价值的铁路局货运营销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单周控制的单相静止无功发生器(SPSVG)的工作原理,利用单周控制形成的正弦脉宽调制SPWM,对其单相电压源逆变器进行控制,保证电流的正弦性,对SPSVG进行了建模以及开环、闭环控制的Matlab/Simulink的仿真,仿真结果证明在原理上可行。  相似文献   
9.
铁路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涉及专业较多,用能体系、耗能设备和能源流动过程较为复杂。本研究以新建张家口至呼和浩特铁路和新建鄂托克前旗至上海庙铁路为例,对铁路建设项目用能体系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铁路能效水平评估方法,旨在建立一个普适的、符合铁路实际情况的用能体系,以较好地反映铁路建设项目能源流动过程,并确立了以目的为导向的铁路能效水平评估方式。  相似文献   
10.
关于鼓式制动器效能因数变化特性的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文明  吕振华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5):128-131,140
为探索改进鼓式制动器性能的设计方法,首先从制动效能因数的计算公式入手,分析单自由度和二自由度制动蹄效能因数随摩擦片上径向合力作用点位置和摩擦系数变化的特性;其次通过对有关公式的进一步变换与推导,将制动效能因数分解为分别取决于制动蹄的杠杆增力作用和摩擦自增势(或自减势)作用的两部分,进而分析每部分制动效能因数随摩擦片上径向合力作用点位置和摩擦系数的变化特性。最后提出提高制动效能及其稳定性的有效途径,为传统鼓式制动器的改进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