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16篇
水路运输   17篇
铁路运输   13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器人涂装替代人工喷涂,可改善作业环境,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提高车体油漆涂装质量.文章通过对轨道车辆车体涂装和机器人涂装的特点分析,设计适用于轨道车辆车体涂装的国产机器人生产线方案,为车体涂装国产机器人生产线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Midas CIM桥梁三维正向设计软件,依托濮阳至聊城高速公路卫城枢纽主线跨线桥工程,基于三维实景模型开展节点桥梁BIM正向设计。将三维模型输出的钢箱梁关键指标与传统二维设计模式输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维正向设计结果可靠,可实现设计阶段BIM模型向施工阶段数字化交付。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第三轨受流器的结构原理。分析比较了弹簧式和气压式受流器与第三轨接触压力调节方式的特点。基于电接触基本理论详细的阐述了受流滑板与第三轨接触区的导电机理。接触区域的导电电路由无数微小的电阻及电容并联而成,接触压力通过影响微小电阻、电容的数量比例,进而影响接触面上的导电能力和磨损性能。标称静态接触压力的设计值接近或等于"法向压应力临界值"时,导电能力和磨损特性取得均衡。  相似文献   
4.
基于三维非定常可压缩雷诺时均N-S方程与k-ε两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滑移网格方法,对400 km/h速度等级下不同编组长度(3车编组,8车编组,16车编组)列车于各自最不利长度隧道的等速交会工况进行模拟.对比数值计算与动模型试验结果,两者同一测点压力峰峰值相差不超过3.6%,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表面压力峰峰值由头车至尾车呈下降趋势;随着编组长度由3车增加到16车,列车表面最大压力峰峰值由12.05 kPa增加到15.18 kPa;隧道壁面最大压力峰峰值由14.73 kPa增加至19.19 kPa.  相似文献   
5.
通过回顾入口匝道单点控制经典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分析上海典型匝道——江苏路匝道的几何布局、占有率及速度的实测数据.运用微观仿真软件Vissim4.0和VAP(动态控制编程)模块对无控制、定时控制、动态Alinea控制、动态DC控制等控制策略进行仿真评价.实测数据和仿真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对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是必要的Alinea单点控制策略优于定时控制、动态DC控制;Alinea单点控制适用于上海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数控回转头冲床自动编程系统》的功能和设计特点。它利用中Windows95作为系统工作平台,直接利用产品设计时零件在计算机内的图形信息,采用人机交互方式进行数控编程,此系统适用于数控回转头冲床的自动编程,它是板金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开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左汊悬索桥中塔基础双壁钢吊箱兼做钻孔平台,集钢护筒插打定位、导向、钻孔作业平台及承台施工围水、实现水下干施工环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可根据施工水位依靠双壁吊箱自身浮力上下浮动,并支撑于桩基护筒相应位置。文章重点介绍吊箱平台的设计特点、原理、方法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干密度对黄土邓肯-张模型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恩辉  索晓芳  周亦涛 《港工技术》2010,47(1):39-41,44
为研究黄土的工程力学特性,对土样进行不同初始条件的室内三轴试验。将试验结果用邓肯-张模型进行拟合分析,获得了太原地区黄土的邓肯-张模型参数及其随干密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干密度增大,黄土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内部摩擦角都有增大趋势,切线弹性模量和体积变形模量迅速增加,初始干密度大的试样表现出剪胀和应变软化现象。试验所得参数可供黄土地区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该文介绍了广州天河科技园人行天桥的设计构思与结构计算方面的情况,阐述了景观人行天桥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理念、原则。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舰载相控阵雷达对空搜索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了影响舰载相控阵雷达对空搜索方位上资源分配的因素,建立了对空搜索时方位上资源分配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舰载相控阵雷达在防空作战中方位上搜索时的资源分配方法,对舰载相控阵雷达的作战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