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7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有效的养护方法来进行病害预防,从而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常,公路桥梁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选用的卷材或涂膜类材料效果均不佳,为了提高桥面与沥青铺装层之间的粘结性能,选用SBS改性沥青+聚酯玻纤布的形式作为防水粘结材料,通过剪切试验确定粘层油用量,铺筑试验路,并进行拉拔试验,结果表明,聚酯玻纤布的层间粘结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应用功率键合国理论,对液压铆钉机进行了计算机动态数字仿真,使得在设计阶段即可根据模拟物理模型,预测其动态性能。这种方法可推广到任何一个需要重新设计的非标准设备,从而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并保证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4.
硅藻土改性沥青胶浆高温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指标试验和不同温度下的高温动态剪切(DSR)试验,分析了硅藻土掺量对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硅藻土后沥青胶浆的高温抗车辙能力明显提高,温度敏感性显著降低;随着硅藻土掺量增长,高温性能先提高后降低,合理掺量为11%~13%;常规指标不适合用于评价硅藻土改性沥青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使隧道工程建设者们对沉管隧道工法的历史、关键技术及发展等有更全面的认识与了解,便于作出较科学合理的判断,按照建设时序、地域和主要技术特点等因素对世界范围内既有的公路沉管隧道事例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出目前沉管隧道所历经的3个主要发展阶段及其典型技术特征,并对公路沉管隧道的纵断面、结构横断面、地基基础及隧道接头等关键技术进行探讨与归纳。最后,以我国在建的超大型港珠澳沉管隧道工程为例,分析了我国外海首座公路沉管隧道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可为我国公路水下隧道的方案制订及设计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火山岩熔空洞地区公路建设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火山岩熔空洞地区的形成过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点,分析了火山岩熔空洞地区易产生的路基病害。在此基础之上,对该地区的公路建设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来研究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回顾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静态及动态识别的研究进展,其后列出一幅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流程图并对获取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图像方法(X-ray CT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对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来描述混合料内部结构特征,即集料形状及分布、接触特性和空隙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论述,介绍了运用有限元、离散元和边界元这3种数值模拟方法及有关沥青混合料细观力学特征的虚拟试验.研究表明:X-ray CT无损伤扫描技术能较好识别沥青混合料内部细观结构特征;数值模拟结合有限元、离散元或边界元法能将沥青混合料内部细观结构与其宏观性能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虚拟试验应用能很好帮助理解宏观试验结果.在集料形状与分布研究中,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且不同研究人员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X-ray CT技术精度问题和适用范围还需进一步改善;集料、沥青胶浆和空隙这3者之间还未建立有效的区分方法.通过总结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的应用,以期为后续关于沥青混合料宏观-细观-微观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盾构隧道地表沉降预估的ANSYS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盾构掘进法开挖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对地面建筑物影响在地下工程施工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对地表沉降进行预估。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对地表沉降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Peck经验公式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论证了ANSYS方法的适用性,以期对盾构隧道的地表沉降预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