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八荣八耻”所涵摄的内容其实是为人做事的基本操守,是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它为人们找回了那种久违了的社会正气与正义。显然,社会主义荣辱观至少在涉及祖国、劳动两个方面与共产主义境界还存在一定距离。先秦诸子对“耻”及耻之于人之为人重要意义早有论述。孟子主张,羞耻是人类告别自身的动物性而与其他动物相区分的第一标准。荀子强调,道德实践积累到一定程度,荣辱便随之而来。各种耻感中,性耻意识埋藏得最深,与道德、伦理法则的连动性也最强。但在现代性浓烈和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里,性耻意识却遭受有史以来最彻底的解构。最伟大的教育总开始于最微小的细节。在汲取过去思想政治工作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儒家做法,注重道德养成教育,努力把共产主义的道德理念与价值要求溶化到青年人的日常生活中,提高道德规范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重构中国哲学:前景、可能与资源清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目前中国社会广泛流布的哲学主潮大致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中国哲学及西方哲学三大部分。经历了一段时期的相互碰撞与激荡之后,三者必然会在一个崭新历史起点上实现有机整合,完成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三次的思想大融合。在重新整合这三个部分的中国哲学重构过程中,西方现代哲学理性分析、批判创新的气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科学的方法论总结。传统中国哲学始终与生活世界、人生体验相联系的品格都将成为可充分利用的哲学资源。不可否认,重构中国哲学也将面临着来源于社会基础、主体内容承接、话语转换等方面的困难与挑战。在本质上,中西激荡、内外交汇的最终结果应该是一个由现实实践、社会历史作出选择的自然过程。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按边际贡献和风险大小安排企业剩余索取权难以度量的问题,通过分析企业剩余分配在理论上的缺陷,提出按参与资源的替代成本确定企业剩余分配.认为按参与资源的替代成本决定剩余分配的比例,不但体现了剩余分配的平等性,也有利于人力资源价值的提升和促进企业制度变迁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西方哲学对本体所作理解的总的倾向是:以为本体是一种“知性的绝对体”,是表象世界的基础与本质。康德哲学中,物自体在经历了经验认识领域里的失败之后,却在实践的世界中发现了成功的希望和出路。批判哲学的整个体系便水到渠成地实现了向道德实体、向信仰主义的过渡。康德的本体思想潜伏着传统西方知性本体论的危机和解构,从而或者本体论的问题应该予以取消,或者必须逃离知性领域而到实践世界中去、到人的生存存在中去发现真实的本体。海德格尔依据存在论,关注人的生存性,把本体从传统哲学抽空或蒸发时间性和历史性的危险边缘中挽救了回来。德里达试图用“延异”解构知性本体,彻底否弃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能够决定整个世界命运的本体,在本体虚无化的同时还进一步将本体追寻的活动本身问题化、游戏化,有效地拓宽了人类本体追寻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实现现代化是今日中国不可回避的时代主题。源自于西方的现代科学是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现代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方法体系的支撑。在中国人既有的传统哲学资源中,儒门外王之学明显侧重于皇权社会的政治建构,而宋明以来的新儒内圣之学又仅仅落实在主体心性修持的一边,因此都不能为现代科学在中国的扎根提供适切有效的方法论基础。中国人介绍、传播、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最初动因只在政治社会层面。但是,自被确立为国家主导意识形态之后,以唯物论与辩证法为思想精髓的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成为中国人吸纳与发展西方现代科学最得心应手的方法、工具。这不但及时克服了中国传统哲学资源的有限性,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在目前及今后中国的发展开拓了崭新的存活空间。  相似文献   
6.
董仲舒的哲学以天为最高本体。董仲舒从贵“元”、祥“始”、崇“本”观念展开本体论证,强调“人唯有始终也而生”。天、地、人“三本”归于一,只是一个天字,只有天,才是人心本体之所指。天既是包容万物的、规律性的宇宙整体结构,又是人心信仰的源出,是人不得不尊崇与敬畏的对象。直到今天,天本体仍然活在中国人的生活世界里,通过信念、思维、语言、行为等方式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的30年堪称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我们的精神生活,至少有四大方面已在全民范围内形成一种普遍的认同。改革开放第一次使发展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旋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经被理解为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前提与基础。邓小平的“摸论”、“猫论”及“不争论”,实践先行,有效探索出了中国发展自己的方法体系。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世界大舞台上,中国人开始学会用实践说话,用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说话。社会主义只有不间断的历史过程,而没有固定的终极形态。但我们可以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按照其内在要求,逐步建设我们理解中的社会主义。而文化创新的严重不足。已成为中国人在轰轰烈烈的现代化实践下无法掩饰的软肋。未来中国的发展,关键不在GDP,而是能不能推出一套不同的价值理念,建立一种为所有人都提供充分机会、让每个人都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8.
追寻儒学的当代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语状态下,如果只停留在维护儒学道统内在脉络的呼吁上,强调它自身学理上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并不能拯救儒学。还应该正视决定儒学的整个社会环境与历史背芾变易。儒学本身应该是历史的一个部分和社会生活的有机构成,而不可能游离于历史性、时代性之外。儒学不能被看作是一个凝固的实体、定在,儒学的生存也不应该被简约成一个“是什么”的问题,而毋宁是一种在不断理解、诠释和被充实的历史生成物。哲学方法论的反思,终归要为具体问题的解决提供服务。振兴儒学的建设性工作应该是赶快行动起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局部个案做起,解决一个个细小而真实的问题。以当下时代人们的生存方式为原点,用当下国人的情怀与识见重新理解与诠释古今中国内在的思想传统,挖掘当下时代民族心魂与社会精神的蕴藏。只有深入到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结构中的话语系统才最具有生命力、解释力和穿透力。活的儒学最终只能在动态的历史中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层次分析法在运输方式选择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分析民航、高速公路、客运专线这三种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在一定条件下对运营成本和旅客选择运输方式所考虑的安全、快捷、方便、经济、舒适等几个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计算,可以得出其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儒学史中的性情问题上 ,董仲舒从阴阳的角度、立足宇宙天道 ,第一次真正在形上高度确立起性情的本体地位。天有性、有情 ,还可通过人世生活反映出自己的性、情 ,于是才能够与人相感应和沟通。阴阳与性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衍生的内在关系 :性有阴阳 ,情有阴阳 ;阳极生阴 ,性之动为情 ;阴极生阳 ,情之动则为欲。“阴阳之气”让天、人发生性情 ,同构感应。天的性情是贵阳贱阴 ,而人的性情则是好仁恶戾 ,帝王君主则应该大德而小刑。董学之“性禾善米说”则深刻地阐释了性情与善恶之间的真实关系 ,是对孔、孟、荀及世硕、告子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