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1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参照滑板式侧滑试验台的检定技术条件,对滑板式轴间侧滑检验台进行标定并对标定方法进行研究。利用标定后的检验台检测实验车辆的轴间侧滑量,通过对比调整转向机构前、后轴间侧滑量的变化情况,对标定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检测结果正确,标定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
文章依据声强法的测量原理对一台车用发动机的噪声源进行测量分析。运用3599声强探头组件对发动机噪声源进行测试,而后将实验数据通过数据线连接至PULSE,通过PULSE软件读取声强云图及数据流,然后对实验所得数据流进行分析。通过分别对发动机前端,左侧、右侧以及上侧的分析得出该工况下发动机的主要噪声源为油底壳、变速箱、气门室罩盖、皮带轮和进气管。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混合动力汽车(HEV)发动机频繁启停引起的噪声与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文章介绍了HEV的结构、驱动模式的特点以及发动机启停过程的噪声振动特点,分析了HEV的发动机启停过程产生的噪声与振动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在此过程中噪声和振动源的控制措施,使HEV的发动机启停过程的噪声与振动得到降低,总结了HEV发动机启停的噪声与振动特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汽车发动机曲轴扭振的多体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段秀兵  郝志勇  岳东鹏  宋宝安 《汽车工程》2005,27(2):233-235,250
采用结合有限元法(FEM)的多体系统仿真(MSS)方法对汽车发动机曲轴进行扭转振动分析。建立了包括柔性曲轴的车用发动机曲轴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根据多体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分析了曲轴的扭转振动,测量了曲轴自由端的扭转振动,与仿真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结构型式和性能特点,分析了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混合动力汽车配套选型的技术策略,指出了混合动力汽车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采用的关键技术,并对该项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7.
电磁作用对轻度混合动力系统振动和噪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轻度混合动力系统运行当中的振动和噪声问题,围绕电机电磁作用对机体表面振动噪声影响以及电机瞬态工况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电磁作用对机体表面振动的影响是通过轴系扭转振动变化进而引起机体表面振动速度改变体现出来的。同时进行了电机瞬态变化对动力系统影响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机电磁力矩瞬时突变引起的冲击干扰不大,不会影响动力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表面辐射噪声源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柴油机各噪声辐射部件的表面振动速度的平方对时间和在振动表面的平均值预测了各部件表面辐射噪声声功率,从而识别出了该发动机的主要表面噪声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
装配AMT的HEV动力总成协调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改善装有AMT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换挡品质和加速性能,分析了换挡过程的协调控制方法,在Matlab/Si mulink平台上建立了换挡仿真模型,并对换挡过程协调控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状态切换过程中,采用仿真模型能够对HEV换挡过程协调控制进行模拟,在Ⅰ挡升Ⅱ挡换挡过程中,动力中断的时间仅为1.2 s,保证了动力传递的平稳性;提出的改善车辆加速性能的改进措施与优化控制策略,使车辆0~100 km.h-1加速时间由14.82 s降低到12.39 s。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影响混合动力系统轴系振动的电机主要特性参数的基础上,对混合动力系统轴系处于机电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分别对电机发电和助推2种不同模式下系统轴系耦合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探讨,与发动机模式进行对比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并就电磁参数对轴系振动影响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