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后现代技术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技术指当代最先进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它与后现代思潮,后现代科学,后现代艺术与后现代哲学紧密相关,直接关系到人类明的进步,破裂人格的整合,化形态的复魅,技术的艺术化以及人性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它既涉及到技术的异化,技术的道德属性,新技术如何更好为人类服务的问题,也涉及到如何使最尖端的科学技术的创造,利用和普及成为高水平的化知识,并演变为人类日常生活中自觉行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第四世界     
第四世界作为本提出的新概念,主要指谓:继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客观知识世界之后,20世纪,借助电脑网络、电子通讯、虚拟技术及人类丰富的想像力将光、电、色、能、数字与信息集于一体,将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化、日常生活缩合为一,构建的一个美妙神奇的新天地。它是对塞博空间、虚拟现实、网络世界和信息社会等“新实体”的综合。它反映了自然和人进化的合力。它将宇宙推到一个新层次,展现了新世界的特征、趋势和价值。它代表着人类认知的组成规律,凸现出人类能动的构建能力。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超越 ,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意识形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观等领域 ,发生的一次“哥白尼式”革命。其中托夫勒的“新世界”概念描绘了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远景 ;利奥塔阐释了后现代思潮的来源和特征 ;德里达表述了反“逻辑中心主义”,哈贝马斯论证了后形而上学的反哲学倾向 ,布尔迪厄从社会游戏的角度 ,提倡建立一门反观性社会学 ,而里查德·罗蒂则着重论述了协同性实用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科学虚构和塞博虚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创新取决于思维和方法创新。科学虚构和塞博虚构就是当今世界科学广泛使用的两种主要的非理性方法。所谓科学虚构就是有关科学理论、科学对象和科学技术的虚构;它是对近代以来科学实验、常规性科学实践和经验归纳法的否定。所谓塞博虚构就是科学虚构中的一种特殊的有关空间形式或空间结构的虚构形式;它由一系列的学虚构转化而来,并逐渐将塞博空间技术、虚拟现实、电子媒体、电脑智能、监督或人机系统(如电子人等),接纳为它的核心内容;其中,又以塞博朋客最具后现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技术进步与人类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提升,解放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弥合了人的身体与精神、肉体和心灵、生和死,以及自然和技术之间的长期对立与分离,目前又通过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遗传工程、电子人技术、赛博空间和虚拟技术促动人类自身由纯粹的自然人、肉体人向机器一自然人、电子一自然人的进化,使人类进入一个新的“后达尔文的进化阶段”或“后人类”阶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