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长丰大道高架桥为(55+90+90+55)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位于曲线上。38号、39号墩上部箱梁采用先支架浇筑后平转的施工方法,转体重量分别约155 000 kN、135 000 kN。为指导该桥正式转体,采用球铰竖向转动法进行不平衡重称重试验。首先通过理论分析称重过程中球铰受力,推导球铰处于静、动摩擦状态之间的极限状态时最大静摩阻力矩、不平衡力矩、重心偏心量及静摩擦系数公式;然后分析顶升力与位移试验结果,确定极限状态时的顶升力并代入公式,推算转动相关参数值。该桥横向、纵向重心偏心量分别设置为0 m、0.050 m;根据不平衡力矩,设置纵横向配重;试转时38号、39号墩转动体启动牵引力实测值分别为674 kN、531 kN,与计算值较接近,满足平转牵引要求。  相似文献   
2.
谢献纲  王启祥  罗力渊 《机电设备》2010,27(5):29-30,4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以自动控制技术、微型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一代控制装置,目前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本文介绍了PLC在船舶中央空调机组中的具体应用,着重探讨了其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其控制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琅岐闽江大桥主桥为(60+90+150+680+150+90+60) m 七跨连续半飘浮体系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梁为栓焊结构钢箱梁,采用悬臂拼装法施工,中跨合龙段长12 m ,合龙段自重约170 t 。为了使大桥能够高精度顺利安全合龙,且成桥后结构内力、线形状态达到预期目标状态,基于无应力状态法原理的控制思想,确定中跨采用双边吊梁、无劲性骨架锁定、顶推法进行合龙。采用 MIDAS Civil 2011对合龙关键工序进行详细计算分析,得到合龙顶推力、顶推位移限值等关键控制参数;分析了顶推过程中的索力、线形变化规律,以验证结构合龙安全可靠;分析得到合龙段无应力长度较小的改变对成桥目标状态影响较小。工程实践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合龙控制是可行的,桥梁合龙后内力状态与设计目标一致。  相似文献   
4.
在大跨度曲线梁桥平转施工中,发现按照常规计算公式计算的理论牵引力和摩阻系数与实测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牵引力和摩阻系数测试分析研究。通过对不同结构支撑形式及转体形式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公式推导和计算,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准确可靠且易于今后工程采纳的牵引力计算方法。同时对转体桥球铰安装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证高墩大跨度三跨连续刚构桥中跨顺利合龙,需在合龙前进行水平顶推控制,以贵州排调河一号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专业桥梁结构分析软件MIDAS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施工过程,以消除墩顶水平位移为原则计算顶推力大小,并就顶推对该桥成桥状态受力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实际顶推过程中对位移和内力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将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顶推施工是合理、可靠和有效的,确保了顶推过程中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针对潜没式液货泵工作时液货残留量问题,以一台比转速为81.3的泵为研究对象,采用汽蚀仿真方法分析泵临界汽蚀余量随吸口间距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吸口间距存在临界值,当间距大于该值时,泵临界汽蚀余量基本不随间距变化而变化;当间距小于该值时,泵临界汽蚀余量随间距的减小而剧烈升高,由此可确定吸口间距的变化范围。选取3种吸口间距测试泵的扬程,试验结果表明,当实际吸口间距小于极限吸口间距时,泵就会因严重汽蚀而无法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7.
张军  罗力军  朱超  郑舟军 《交通科技》2014,(2):34-36,40
为保证武汉市姑嫂树路高架桥跨铁路段大吨位转体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展开了对转体关键部位——M形转体平台墩的1∶5缩尺模型试验。模拟实桥荷载进行居中工况和偏心工况试验加载,对相应的应力和荷载分配进行了实测,对其受力性能和结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形转体平台墩模型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实测应力与仿真分析计算值吻合,在各工况荷载组合工况下结构仍安全,球铰竖向力在各墩间的分配比例合理,验证了在M形转体平台墩横梁上进行超大吨位高空单球铰转体的结构安全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得到平转桥竖转摩阻力矩精确计算值,根据球铰受力机理,建立球铰竖转摩阻力矩空间计算模型,推导出新的球铰摩阻力矩计算公式。通过10多座转体桥不平衡重称重试验实测的最大静摩阻力矩,反算得到最大静摩擦因数。将之与由竖转试验实测启动力反算得到的最大静摩擦因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一致性很好,从而验证了新公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罗力军 《中国水运》2009,(10):256-257
混凝土徐变是大跨度连续梁桥跨中下挠的主要原因之一,准确模拟计算跨中徐变位移和实际观测徐变都是较困难的事情。以武广客运专线上的花地河大桥为工程背景,探讨了在全桥合拢到上二期恒载期间结构应力水平、时间依存材料、徐变计算模式等因素对跨中徐变位移的影响,同时对此期间的徐变进行了现场观测,并对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的做法有三个新的变化,一是在中国重点大学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首次引入大学网络影响力指标替代社会声誉指标,占学校声誉指标的50%。结果发现绝大多数重点大学的网络影响力有待提高,各大学需要加大网站建设力度,制定相关政策促进科研成果的数字化、网络化,以便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网络获得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二是首次明确提出“中国一流大学”的概念、标准和排名结果;三是根据集中与离散分布规律,在学科专业评价结果的表示方面,首次引入星级表示方法。这样改革的效果是使评价方法与评价结果更趋于科学、合理,也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