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我国古代的音乐文化中,唐代最具典型意义的歌舞大曲,它是在民歌和曲子的基础上,集器乐、声乐和舞蹈于一体、兼容并包中外音乐、具有一种宏阔的气度和丰富多样的音乐美。其结构形式一般可分为三大部分,即:散序、中序、破或舞遍。《霓裳羽衣舞》是唐代大曲的典型实例,全曲共分三十六编(段),由散序(六编),中序(十八编)、曲破(十二编)三部分组成。据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微之》记载,散序是一种节秦自由的引子,以器乐演奏为主,不舞不歌,所谓:“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扌厌、弹、吹声迤逦。”,“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有按调式所包含的由宫商等字排列而成的五声音阶、七声音阶等。其中宫、商、角、徵、羽五声无论处在哪一种宫调的音阶排列中,其阶名都是固定不变的。对于它们名称的由来,似乎比十二律吕更难解。因为“十二律吕之名称,至少有一部分是有意义的”(王光祈语),而对于古代阶名宫商角徵羽的起源及命名,郭沫若等认为“其起源还不知道”。尽管如此,中国古代典籍中释宫商的论述和考证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较为典型的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3.
通过录音(录像)欣赏介绍我国汉民族和子兄弟民族经过千百年的积累而流传下来的民歌、歌舞、曲艺、戏曲和民族器乐,可使理工科大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而民歌欣赏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出于民歌产生最早,又是民族音乐中其他各类形式的基础,使它处于重要的核心地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汉斯立克“自律论”音乐美学的主要学说,分析了其理论的合理因素与失误之处,对西方音乐美学史上的自律论和他律的源流进行了梳理、勾靳了汉斯立克理论形成的思想源流,以加深对其学说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