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小布什曾经这样调侃赖斯:“她拿到了博士学位,我的大学平均成绩只有C,可是你看谁当总统,谁当顾问?”难倒专家的人往往是外行。小布什言者无意,教育家听者有心。乖孩子与捣蛋鬼,这对相反相成的符号,在某种隐喻的意义上,给高等教育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尴尬。  相似文献   
2.
据称,在2014年的“两会”上,有关教育的话题比以往平淡得多,难以聚焦,与过去热议不休的“教育投入”、“去行政化”、“人才质量”、“学术腐败”、“自主招生”和“异地高考”相比,形成鲜明反差。我们不禁要问,在我国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里,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之一的高等教育缘何少了话题?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董云川,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论坛嘉宾:李森森,云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升燕,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唐应龙,云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仇学琴,云南大学旅游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迎春,云南大学城建学院辅导员  相似文献   
4.
中国研究生教育在进入21世纪近十年时间内留给世人的印象是规模剧增、品质下降、培养方式粗糙。最近,研究生教育数量与质量的矛盾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已故科学家邹承鲁曾尖锐地指出:“没有质量保证的单纯数量增加的研究生教育并不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的贡献,相反是一大隐患。”在他看来,这样的增长会生出许多畸形的、变异的“产品”来。杨福家教授也曾质疑研究生大幅“扩招”有必要吗?  相似文献   
5.
一、话题缘起 董云川: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包含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并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和积极的社会功能。在高等教育情景中,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个性、人格乃至终身发展,同时也是学校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然而,近年来,高校的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而其中,教育者、亦即教师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亦呈有增无减之态势,值得一提的是,被人关注之媒体报道事例其实仅为冰山之一角,实际状况远比我们想象的严重。  相似文献   
6.
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行会的雏形一墨者行会。从历史的演变来看,虽然历经性质、名称、类型等多种变化,然而行、帮、堂、会馆、公所和行会等仍旧与今天的专业协会具有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缘分。如今,行业协会业已成为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一种社会主体结构,教育评估中介机构亦属于其中欣欣向荣之一脉。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事业逐渐从零散走向体系化,建立行业协会的基础已经具备,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协会理当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2006年8月6日,95岁华诞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前来祝寿的温家宝总理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自我和谐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董云川,云南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现任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云南省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常务副主任,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论坛嘉宾:罗志敏,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员刘六生,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方泽强,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王飞,曲靖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发展研究中一b讲师,教育学博士段从宇,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讲师,教育学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致力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研究。在不同类型的高校异口同声“争创一流”的潮流中,董云川教授带领高等教育学科的一批师生开始了聚焦于高等教育非强势群体的系列研究,其中包括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生存发展专题、高等教育情景中的民族专题、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专题以及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专题等,相关成果不断涌现。最近,董云川所撰写《非主流高校的生存策略:一个亟待关注的高教研究视界》于2007年10月《中国高等教育》发表后,很快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中国青年报》引用该文观点并综合了课题组实证调研内容在2007年11月28日以较大篇幅刊发了《贫困地区高校发展面临边缘化困境》一文,观点迅速被多家网站转栽。该文提出的“非主流高校”概念由此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 为了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共同关注这些高校的生存问题,进一步明晰深化“非主流高校”在一个国家和谐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董云川教授邀请了其研究团队中具有不同代表性和研究特长的成员做客本刊“教育学家茶座”,就此问题从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教育法、教师发展、后现代等视角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董云川:“非介入”,也能研究吗? “评估后”研究有我们较为熟悉的“元评估”,也有“评估发展”研究,重心都是指向评估结果这一环节。结果分析不仅是满足于评估实施的总结,更重要的是从评估学理的角度去分析评估实施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同时也通过自始至终信息分类、编码、采集等手段,以各学校的评估信息单元为基础,最终对高等教育评估发展状态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