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1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速公路早期病害与防治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文景 《公路交通科技》2000,17(6):10-14,36
结合工程实践,对高速公路路基沉降、桥头跳车、路面水损害等早期病害原因作了分析,对防治措施提出了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2.
改性沥青的应用是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荷载增加,对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时总结已有经验,认真分析国外成果,将使改性沥青的推广应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路面技术的发展,改性沥青必将得到更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沥青或道路渣油铺设的黑色表面处治作为现有砂石路面的一种养护技术措施,已在全国许多地方,特别是在北方缺乏砂石材料地区推广,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旧有道路上作处治层铺筑前,进行综合技术调查是保证工程质量的第一环。这种调查的目的是:为处治层设计、预算编制提供可靠依据;并为日后的观测、研究提供资料。现将我们这两年来的工作内容、方法列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对山西省高速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山西省高速公路设计中,不同院、所之间对相同的工程项目设计却不尽相同,从而对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和施工组织设计有较大影响。根据多年工程实践经验和对相关技术规范的理解提出对相关问题的意见,希望通过讨论交流,求得对问题认识的逐渐趋同。  相似文献   
5.
道路使用要求、原油品质和沥青生产工艺是决定沥青技术指标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内已进行的比较试验资料,探讨了国内外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的差异,分析了我国新的“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从山西第一条沥青路到10a高速公路建设的回顾,介绍了本省沥青路面事业的发展过程,并对主要阶段的技术特点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黑色表面处治,从山西省各地施工情况来看,原路整修所花费用和劳力占比重很大,如何根据不同条件选用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以下仅就在工程中通常采用的几种方法概述如下: 一、填补坑槽法若原路基本平整,路拱适宜,坑槽总面积不超过铺装面积10%,特别是有较深、较大坑槽时可采用此法。对深度大于2厘米的深坑,可在处治层铺装前7~10天填补。填补时应严格按养路规范的要求办理,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填补时间要适当。过早,补坑处可能在行车作用下又复松散,会显著增加养护工作量;过迟,又可  相似文献   
8.
道路使用要求、原油品质和沥青生产工艺是决定沥青技术指标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内已进行的比较试验资料,探讨了国内外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的差异,分析了我国新的“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10.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合理级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了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合理级配的判定标准,分析了级配变化与混合料性能的关系,对影响级配设计的因素作了探讨。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级配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