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橡胶沥青混凝土在国省干线中的运用是我国交通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文从阐述橡胶沥青混凝土在国省干线中应用的必要性入手,在探讨了橡胶沥青混凝土在国省干线中运用流程后,对于某市的橡胶沥青混凝土应用案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橡胶沥青混凝土在国省干线中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成绵高速公路路面改造工程为依托,通过室内足尺模型试验,研究不同碎石化程度下,路面结构力学行为。研究表明:破碎层的破碎粒径是决定沥青加铺层路用性能的重要因素,碎石化程度较高的沥青加铺层(模型Ⅱ)的抗疲劳特性明显优于碎石化程度较低的加铺层(模型Ⅰ)。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在已建高速公路上增设服务型互通立交时3种常见立交方案的优缺点;考虑到长深(长春—深圳)高速公路葵岗互通立交的限制因素较多,经多方对比论证,确定采用B形单喇叭立交(A匝道下穿主线)方案;为降低下穿主线匝道(A匝道)施工对主线交通的影响,提出3种桥梁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采用单孔桥梁方案。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礐石大桥的病害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SMA+STC铺装方案,并对该方案的性能优势和经济优势进行分析,与其它几种方案相比,SMA+STC铺装方案能较好地改善因面板刚度等原因引起的钢桥面铺装层病害。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及局布模型,验证了该方案安全可行,模型计算结果表明,SMA+STC方案适用于礐石大桥。  相似文献   
5.
鄢桂龙  陆阳  张泉 《中外公路》2011,31(4):288-293
基于传热学原理,通过3D有限元模型,分析长大隧道内铺筑热拌沥青混合料(HMA)时的温度场分布特点,以及铺筑速度、隧道纵坡和铺筑厚度对施工环境(铺筑前端区域的温度环境)的影响,为以后科学地设计降温方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改变铺筑速度(2~6 m/min)对施工环境的影响不大;改变纵坡大小(≤3%)对隧...  相似文献   
6.
以成绵高速公路路面改造工程为依托,通过室内足尺模型试验,研究不同碎石化程度下,路面结构力学行为。研究表明:破碎层的破碎粒径是决定沥青加铺层路用性能的重要因素,碎石化程度较高的沥青加铺层(模型Ⅱ)的抗疲劳特性明显优于碎石化程度较低的加铺层(模型Ⅰ)。  相似文献   
7.
以钻孔测斜技术为基础,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对望江岭隧道出口处的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望江岭隧道出口斜坡整体在旱季变形量较小,而在雨季,局部岩土体有较大的位移波动,钻孔测斜技术能很好的反映边坡变形情况,为设计及施工单位及时采取相应加固措施提供依据。以望江岭隧道出口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测斜监测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