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8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脂肠胃反流 (Duodenogastricreflux ,DCR)是临床上的一种生理和病理现象 ,许多年来DGR检查方面一直缺乏准确和理想的技术手段 ,所用的方法存在短时、间接、非生理状态等缺点。Bilitec 2 0 0 0是近年来的一种便携式光纤分光光度仪[1] ,被认为是目前检测胆汁反流理想可靠的方法。但食物因素对其检测结果影响较大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多种饮食吸收值 (Abs)的测定 ,制定出适合国人饮食习惯的检查餐。1 材料和方法 1.1 饮食种类 包括主食类、副食类、水果类、饮品类和调味品。1.2 观察对象  38例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胃反流 (DGR)引起大鼠胃黏膜损伤及癌变的发病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 (75只 )随机分为两组 :①DGR模型组 (5 5只 ) ,根据手术造模方式及反流量大小分为全反流组与部分反流组。②假手术对照组 (2 0只 )。采用pH监测仪测定胃液 pH ,用酶法测定胃液胆汁酸 (TBA) ,确定DGR模型成功。进行为期 3个月和 9个月胃黏膜损伤的动态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不同病变胃黏膜组织PCNA、Bcl 2蛋白的表达。采用TUNEL技术观察胃黏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DGR模型大鼠胃液pH及TBA明显升高 (P <0 .0 1) ,证明DGR模型成功。模型大鼠病理改变出现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的动态演变过程。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增殖指数 (PI)、凋亡指数 (AI)均呈上升趋势 (P <0 .0 5 ) ,PI与AI呈正相关 (r=0 .6 8,0 .71)。从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 ,PI仍显著增加 ,在异型增生时AI突然下降 ,AI/PI也明显降低 (P <0 .0 1) ,AI与PI呈负相关 (r=- 0 .5 7)。萎缩性胃炎及异型增生时PCNA、Bcl 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及浅表性胃炎组 (P <0 .0 5 ) ,萎缩性胃炎与异型增生之间PCNA、Bcl 2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细胞增殖与凋亡调节紊乱可能是十二指肠反流液造成胃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3.
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十二指肠胃反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postcholecystectomysyndrome,PCS)患者十二指肠胃反流 (duodenogastricre flux ,DGR)的变化 ,探讨胆囊切除后DGR发生情况及其与PCS的关系。方法  2 0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行动态 2 4h胃内pH和胆红素 (Bilitec 2 0 0 0 )检测 ,并与 10例胆石症患者和 15例正常对照者作比较。结果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碱反流和胆汁反流均不增加。胆石症组碱反流较对照组增加 ,胆汁反流不增加。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十二指肠胃反流并不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胃肠通过时间(Gastrointestinaltransittime,GITT)正常生理参数并观察便秘患者GITT变化,92例健康志愿者,35倒便秘患者口服不透X线的标志物用X线法测GITT,对其中25例健康志愿者及20例便秘患者口服合不透X线的标志物及Na131的胶囊用核素显像及X线对照测定GITT。结果显示健康志愿者50%全胃肠、口-回盲、结肠通过时间分别是(28.47±1.54)h、(5.64±0.87)h及(23.20±1.14)h,100%全胃肠、口-回盲、结肠通过时间分别是(46.09±11.85)h、(5.20±1.70)h及(40.80±13.27)h,便秘患者GITT较健康志愿者长(P<0.05)。GITT的测定对评估胃肠功能、判断病变部位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并观察便秘患者胃肠通过时间的特点,对35例便秘患者通过口服不透X线的标志物用X线法测定了胃肠通过时间,结果便秘患者50% 全胃肠、口 回盲、右半结肠、左半结肠、乙状结肠直肠通过时间分别是(6720±14.69)h、(8.42±1.61)h、(17.92±2.51)h、(17.90±485)h 及(22.14±800)h。35 例便秘患者根据其50% 胃肠通过时间而被分为正常传输型和慢传输型,后者又根据通过延长主要部位而分为右半结肠无力型、左半结肠无力型、出口梗阻型和全结肠无力型。结肠分段通过时间的测定对于肠道排空延迟的定位十分重要,用胃肠通过时间延长来诊断便秘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6.
Erythromycin(EM),amacrolideantibiotic,is widelyusedintreatingmanyinfectiousdiseases.Administrationofthisdrugeitherorallyorintrave nouslyiscapableofcausinggastrointestinalside effects,suchasnausea,vomiting.Ithasbeenrepor tedrecentlythatEMhadstimulatoryfunc…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肠激素与生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 (DGR)及胃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 (MMC)的关系。方法 选择健康志愿者 2 0例 ,进行 2 4h胃内 pH和胃内胆汁监测 ;采用灌注式测压法进行长时夜间胃窦十二指肠压力测定 ;分别于碱反流、胆汁反流发生前后及胃窦十二指肠MMC各时相抽血 ,检测胃动素 (MTL)、P物质 (SP)、生长抑素(SS)、一氧化氮 (NO)的水平。结果 碱反流和胆汁反流发生时与未发生时比较 ,血中NO的浓度明显增高 ,分别为(98.2 3± 12 .14 ) μmol·L-1和 (71.2 4± 10 .2 1) μmol·L-1(P <0 .0 1) ;(87.32± 11.4 6 ) μmol·L-1和 (6 9.4 5± 10 .5 6 ) μmol·L-1(P <0 .0 5 ) ;血浆中MTL、SP、SS的浓度无显著性差异。血浆MTL浓度在胃窦MMCⅢ相时为 (32 9.5 6± 4 7.2 8)ng·L-1,比MMCⅠ相 (2 37.4 3± 4 1.5 4 )ng·L-1和MMCⅡ相 (2 5 6 .5 6± 4 4 .32 )ng·L-1显著增高 (P均 <0 .0 5 )。SP、SS、和NO在MMC各相无显著差异。结论 DGR的发生与NO浓度改变有关 ;MTL与MMCⅢ相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萘丁美酮对十二指肠返流导致返流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SD大鼠建立十二指肠胃返流模型,40只模型大鼠等分为萘丁美酮组和西沙比利组、铝碳酸镁组、空白手术组;另取10只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干预时间12周。对模型大鼠的胃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胃黏膜的COX2和TNFα进行染色。结果萘丁美酮组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空白手术组(P<0.01)而又重于假手术组(P<0.05),与铝碳酸镁组和西沙比利组相比则差异不显著(P>0.05)。TNFα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萘丁美酮组与其他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OX2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萘丁美酮组与空白手术组相比COX2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铝碳酸镁组、西沙比利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十二指肠返流导致的返流性胃炎中,萘丁美酮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萘丁美酮可明显降低胃黏膜组织中COX2水平。  相似文献   
9.
慢性胃炎111例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公布了“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1] ,现将我们按悉尼系统分类并参照共识意见 ,对 111例慢性胃炎病理检查的结果分析于后。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11例慢性胃炎均为 2 0 0 1年 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门诊患者 ,年龄范围 17~ 71岁 ,平均 45 .45岁 ,男性 65例 ,女性 46例。1.2 研究方法 每例患者均由中、日双方医生共同观察内镜下变化 ,统一按规定每例分别于胃窦大弯侧、胃角、胃体上部大弯侧各取 1块组织送病理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H .E染色 ,H .pylori检测采用改良Gie…  相似文献   
10.
肠镜诊疗质量与肠道清洁度密切相关。目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国内外应用最广的肠道清洁剂,但由于其摄入量大而使患者依从性降低。近年国外涌现出了多个新型肠道清洁剂的应用报道。相比而言,我国肠道清洁剂的应用仍比较单一,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研发适合国人的新型肠道清洁剂以改善患者耐受性并提高清肠效果是目前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