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40篇
公路运输   140篇
综合类   149篇
水路运输   86篇
铁路运输   96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介绍钻井平台运输市场的情况和半潜船作业的过程 ,探讨半潜船运输钻井平台可行性分析的过程和内容 ,介绍并评价可行性分析用到的遭遇风浪数据库IMDSS、切片法等技术。计算实例证明 ,利用波浪预报和切片理论相结合分析运输可行性的方法 ,可以得到满足工程需要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电路板故障诊断系统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电路板故障诊断系统,它几乎可以对所有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和无源元件的故障进行在线诊断。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特点、整机结构、电路和软件框图及这一类系统应用的限制和该系统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AT89C52单片机为例提出了单片机输入输出端口扩展设计的一种方法,并给出了其在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舰船回转过程中内、外侧螺旋桨负荷变化规律的新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许多教科书中,螺旋桨推进双桨船在回转过程中内、外螺旋桨负荷变化规律均有如下叙述:回转过程中内侧螺旋桨负荷远大于外侧螺旋桨负荷.这个结论也被某些实船试验结果所证实.但新近完成的某双桨船的回转试验的多个实测结果表明:外侧螺旋桨负荷远大于内侧螺旋桨负荷.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有人已发现过这一新现象,但当时无人记录和分析以进行研究.本文报告和分析了这一新现象.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以往教科书和某些实船试航回转过程中内、外桨负荷变化规律;然后介绍了某新船回转试验的实测结果,论述了实测结果的可信性.本文着重探讨了导致这一新现象的主要原因,如船体形状、船的运动、内外螺旋桨的运动、桨与船的相互作用和桨与桨的相互作用等.  相似文献   
6.
为修复已磨损的推瘤刀,利用正交实验,确定出熔覆试验最优激光功率、离焦量和扫描速度分别为1.6kW,20 mm和4mm·s-1;据此进行相关的激光熔覆修复实验.熔覆材料以Ni60自熔性合金粉末为主,随着碳化钨(WC)粉末质量分数的增大,熔覆层的平均显微硬度和相对耐磨性先增大后减小,当WC粉末的质量分数为25%时,熔覆层的平均显微硬度和相对耐磨性分别达到最大值648.7 HV和3.49;在Ni60自熔性合金粉末和WC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稀土CeO2粉末后,熔覆层深度小于1.0mm部分的显微硬度明显提高,超过700HV,能够满足推瘤刀刃口处硬度为56HRC的要求;稀土CeO2粉末的添加量对熔覆层显微硬度的影响不大;当WC粉末和稀土CeO2粉末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和1.5%时,熔覆层的磨损失重仅为3.4 mg.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轨距检测系统是通过硬件触发和软件多线程并行处理流程实现4台摄像机的同步图像采集处理、视觉计算、结果记录和通信。设计和推导了检测系统定标方法和轨距点获取的定标方法。试验测量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适用于轨距参数的精确测量,精度可到达0.2 mm,重复性好,可有效地实现轨距参数的高精度动态测量。  相似文献   
8.
选择LMS自适应滤波算法,通过调整自适应滤波器的权系数使二次性能指标达最小,根据单个样本方差的负梯度来调节权系数;得到控制输出。针对简化的车辆模型,将空钩控制、广义自适应控制与LMS自适应控制相对比。仿真计算表明,主动悬架系统LMS自适应控制策略不仅计算简单,而且理论上在主动悬架系统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性能明显优于其它对比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超载车辆对路面的破坏和交通安全的影响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国内外路面管理执法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如何加强对超载车辆的监测并确保行车安全以及可靠地预测与荷载相关的道路使用寿命.正在发展中的动态称重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方案之一。文章介绍了动态称重技术在公路超载执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钢棒加强式轨枕道床的纵横向阻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井国庆  王新雨  周强  姚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21,56(6):1192-1196, 1213
为了探究钢棒加强式轨枕的纵横向阻力机理、分担以及钢棒插入深度和砟肩宽度的影响规律,为川藏铁路长大坡道韧性和稳定性增强提供新方法,通过进行一系列纵横向阻力试验得到了钢棒加强式轨枕纵横向阻力的总体特性和分担情况;通过改变钢棒插入深度和砟肩宽度探究了两者对钢棒加强式轨枕纵横向阻力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与普通轨枕相比,钢棒加强式轨枕的纵横向阻力都有提高,当砟肩宽度为500 mm,堆高为0,钢棒插入深度为400 mm时,钢棒加强式轨枕纵横向阻力比肩宽为500 mm、堆高为150 mm条件下普通轨枕分别高39.2%和53.7%,枕底部分横向阻力分担比普通轨枕提升8%,纵向阻力提升26%;钢棒插入深度对道床阻力影响较大,在砟肩宽度为500 mm、堆高为0 时,插入深度由100 mm变至400 mm,相较于普通轨枕肩宽为500 mm、堆高为150 mm的工况,纵向阻力增幅由5.1%变至39.2%,横向阻力增幅由6.1%变至53.7%;砟肩宽度变化时,纵向阻力变化较小,横向阻力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