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50篇
公路运输   233篇
综合类   300篇
水路运输   125篇
铁路运输   131篇
综合运输   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青藏铁路涵洞试验工程的修筑和地温、变形、气温等相关项目的测试,经过对一个冻融循环观测数据以及针对试验工程中出现相关问题的综合分析,基本掌握了涵洞工程冻土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龚小丽 《隧道建设》2006,26(Z1):35-36
从现场施工管理的角度,阐述施工进度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做好施工进度管理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正在不断渗透到全球各个领域,世界经济全球步伐在加快,这些都更加有力地推动着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使国际贸易的发展呈现一些新的趋势。对此,我们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居于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4.
提速干线编组站出发子系统内部匹配与协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提速干线编组站货物列车到发时刻不均衡运营特征,根据编组站作业特点和要求,运用排队论和随机过程理论,对出发子系统转场和接车可靠性、临界密集出发时间进行计算分析。认为出发子系统允许的接车延误概率应控制在0.12以内;当区间通过能力利用率在繁忙时间达0.85以上时,出发场的到发线应在10股以上。提高出发子系统转场和接车可靠性的措施包括:提高无调比、适当增加出发场到发线数量、降低编组调车机车的作业负荷、减小出发时间间隔不均衡系数。给出一定出发强度下的临界密集发车时间计算式,便于指导运输组织工作。改善出发子系统匹配与协调关系的有效途径包括:合理配置列检组数、转线接车延误率控制在10%以内、密集到发期间区段通过能力利用率不能超过90%、降低衔接区间发车时间间隔变异系数、连续高密集发车时间不能超过临界发车时间、适当增加分类线及到发线数量、优化列车运行计划、平衡双向系统作业负荷、加强管理、优化运输组织。  相似文献   
5.
聂湘祁 《广东造船》2010,29(3):72-73
本文简要介绍了船舶火灾报警系统的功能及其组成,阐述了船舶火灾报警系统审图的要点,并提出了船舶火灾报警系统现场检验的方法,最后说明了船舶火灾报警系统日常维护保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液化天然气运输中的翻滚现象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液化天然气运输过程中产生翻滚现象的原因及其机理作简要介绍,指出翻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化天然气中的组分出现分层而造成部分组分迅速汽化,同时提出防止翻滚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船舶总纵极限强度极限状态方程不能以显式表达的实际情况,提出采用响应面与映射变换相结合的方法展开船舶总纵强度可靠性分析,指出相关随机变量在正态化前后相关系数的差异应予以考虑,并应用于实际船舶的计算,验证了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动车组车体实际结构,构建了高速动车组升弓过程的电路分析模型,解析了过电压在各车体上的传播及折反射特性,在现场开展了试验测试,理论结果与实测结果波形基本一致,过电压幅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铁路变形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黄土地区某城市地铁2号线盾构施工下穿既有陇海铁路线是一个盾构施工中的I级风险源,为保证地铁盾构施工安全下穿陇海线路,开展了盾构施工穿越既有铁路的变形控制技术研究,以为盾构安全施工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论:(1)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陇海线路的地表沉降规律:不采取控制措施盾构施工时,路基右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20.48 mm,左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12.85 mm,左右线隧道的轴线上的沉降量均超出了沉降允许值;采取严格控制土压力、盾构匀速通过、严格控制注浆量、减少盾构推进方向的改变等减小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施工风险的措施盾构施工时,右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5.44 mm,左线隧道轴线上方的沉降量为4.95 mm,均小于变形允许值。(2)FLAC计算预测的变形规律与实际值基本一致,地表和铁路路基的变形量在允许范围内;减小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施工风险的措施合理有效。(3)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铁路施工变形控制。  相似文献   
10.
塌方、掉块、围岩整体失稳等是隧道施工中要解决的主要难点问题。浙江雁荡山地区的铁路客运专线和货运专线两个项目分布有28 km双线隧道、6.4 km单线隧道。各隧道所穿越的山体地形、岩石地层等存在一定差异,围岩稳定性、施工工况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雁荡山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但在隧道进出口、浅埋地段,特别是风化层深厚地段,隧道施工易发生拱顶塌方冒顶;加之围岩压力过大、隧底软化,地基承载力不足,易导致围岩整体变形下沉。本文结合雁荡山地区火山运动及成岩背景,分析了该地区岩体结构、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隧道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隧道设计、施工、现场管理的建议,可为本地区以后隧道工程的勘察、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