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35篇
公路运输   79篇
综合类   104篇
水路运输   114篇
铁路运输   41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胜  于萍  方亮  翁震平 《中国造船》2007,48(3):35-43
研究了船舶舵减横摇鲁棒控制系统设计问题。根据船舶运动和流体力学原理,指出了舵上产生的横摇力矩及船舶航向(艏摇)与横摇的分频特性,是舵-航向/横摇综合控制技术的基础。提出广义输出干扰的概念,将舵减横摇控制系统广义对象的奇异控制问题转化为非奇异标准控制问题,给出了艏摇/横摇耦合运动的线性分式变换模型和广义对象状态空间实现,设计了舵减横摇H∞鲁棒控制系统,并用结构奇异值理论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了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分析。通过数字仿真,证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减摇控制效果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在对台湾海峡主航道船舶交通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海上交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海峡通航环境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海峡中主要交通流模式和交通环境特征,结合IMO《关于船舶定线的一般规定》,规划和设计台湾海峡主航道船舶定线制,并对该定线制方案设计中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柳州铁路局科技信息中心按照科技查新规范的要求,开展科研立项查新服务,建立查新与受理、实施检索、形成查新报告的工作程序。通过立项查新,使科研立项有的放矢,把有限的科研经费更多的投向技术水平高、应用前景广的项目,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实际桥梁结构的整体有限元模型修正时自由度和单元数量较多,待修正参数多,有限元模型修正精度和效率低。为了提高有限元模型修正的效率,提出基于子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子结构方法是化整体分析为局部分析的方法,与直接修正大型桥梁有限元模型相比,子结构方法只需要计算每个子结构少量低阶模态,得到整体结构的特征解及特征解灵敏度,形成模型修正的目标方程和灵敏度矩阵,进而缩短模型修正时间。将基于子结构的模型修正方法用于怒江特大桥主桥(上承式钢桁拱桥)有限元模型修正,结果表明:修正后桥梁的前10阶频率与桥梁的模拟实测频率值相吻合,且模型修正时间仅为传统整体方法的56%。  相似文献   
5.
紧邻既有线城际铁路建设,既需考虑既有线安全运行,又需保证新线按时保质施工。针对既有线路基边坡在新线建设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模拟现场可能出现的不利工况,采用固结有效应力法等3种方法,计算施工开挖影响下既有线路基稳定性,采用数值分析法对其进行对比验证,并提出对地基处理方式与施工方法的修改建议,对现场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结合新建沪宁城际铁路Ⅲ标段建设管理实践经验,分析了新线施工与既有线运输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键因素,分别对施工组织与运输组织进行了优化,并考虑施工组织与运输组织的总体情况,在综合协调"点、线、流"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加强建设施工部门与运输部门的相互配合,科学制定施工组织方案,落实施工计划与安全协议,开展综合施工与全过程协调控制等方面来实施新线施工组织与既有线运输组织的协调管理等措施,以满足提速建设标准,保证工期、质量,确保既有营业线的正常运行,最终实现施工运输整体效益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软岩隧道复合支护机理的FLAC解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结合软弱围岩隧道工程地质和支护设计特点 ,应用有限差分方法 ( FLAC)模拟研究了软岩隧道受力变形特征和围岩收敛曲线 ,并分析了复合支护结构中一次支护和二次支护结构的作用机理及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软岩隧道开挖和一次支护后围岩支护压力随拱顶位移增加而连续减小 ,预测的最大位移均发生在隧道拱顶。但是 ,在同样支护压力下 ,考虑软岩流变特征的收敛曲线的拱顶位移要大得多 ,必须及时设置二次支护。另外二次支护结构还将起到承受流变压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构建客货船舶协同动态运行控制技术体系,以经典航道通过能力模型为基础,构建基于游览船运营特征(发船高峰性和航线集中度)的航道通过能力模型.根据黄浦江游览核心区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对所提出的航道通过能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航道通过能力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价研究区域的实际航道通过能力.游览船发船高峰时期与现有航线规划条件下,黄浦江游览核心区航道通过能力(76艘/h)趋近饱和状态;当过境船到达超过69艘/h时,建议海事相关部门采取“错峰”航行等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9.
朱兵  翁爽  孙和峰  吴小康 《船舶工程》2020,42(S1):382-384
航行安全入级符号越来越多地受到船东青睐,挪威船级社的NAUT系列入级符号在航行安全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NAUT-OC和NAUT-NAV两种入级符号,结合40万吨和32.5万吨两型超大型矿砂船的实船应用情况,对两种入级符号在桥楼视野、工作站配置、电源供应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望今后对该类航行安全入级符号的实船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造船业对于水源影响作用巨大,为了顺应社会环保的要求,船舶工程需要转变过去污染水源、浪费原材料、破坏大气等弊端,这就对船舶结构设计与船舶制造提出了较高的环保性要求,在船舶工程的设计与制造中需要充分融入绿色理念,要全面遵循环保要求,积极打造稳定性强、航速快、性能高的绿色船舶。文章首先立足于绿色船舶的概念与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针对绿色船舶的结构设计和制造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实施途径,指出了在保障船舶的功能性、使用性能以及安全性能等基础的情况下,实施绿色船舶的设计与制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