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刘玉川  唐宜健 《船舶》2015,(Z1):152-158
文章介绍了由中国船级社(CCS)自主研发、符合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协调版共同结构规范(CSR-H)的计算软件(描述性要求(SDP)和直接计算(DSA))的开发背景、功能、特点以及实际工程应用情况。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了该软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考虑到小水线面船型在型线及布置上较难满足SOLAS2020破舱稳性的要求,结合230客位小水线面客船设计任务,对小水线面支柱体宽度进行多方案阻力性能、耐波性及稳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增加舱室水密分舱数和降低重心的方式可使得概率破舱指数提高13.2%,再通过增加小水线面支柱体的宽度,可使得该指数进一步提高16.6%,满足SOLAS2020的稳性(特别是破舱稳性)要求。小水线面客船在船型设计开发时需要特别注意总布置设计、型线设计和破舱稳性之间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船舶结构有限元模型中开孔和趾端的快速建模,针对有限元网格的局部区域细化方法,基于Patran平台设计开发参数化建模程序。实测证明,该程序能够快速准确地创建开孔和趾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审图验船人员的繁琐重复劳动,提高审图效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船舶结构强度规范校核时对舱室空间的边界单元自动识别的需要,对有限元模型空间识别方法进行讨论,以Patran为开发平台,使用PCL语言,基于"切分拼接"的思想开发出舱室空间识别程序,所开发的舱室识别程序能够准确地识别出舱室的边界网格单元。  相似文献   
5.
动力增升降阻技术在快速船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船的高阻力、大功率与高能耗是导致其投资建造与营运成本增高的重要原因。尽管气垫船、水翼船、地效翼船高速航行时阻力会有所下降,但仍难以降低过高的初始投资及营运成本。因此应研究高速船高速运动过程中如何利用流体动力效应,在新的动态平衡条件下较大幅度降低阻力。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动力增升降阻”(DELDR)技术。DELDR技术适用于排水体积付氏数大于2的各类船艇。一些水池模型试验及实船试验结果已证实应用该技术最大降阻20%~40%,速度提高15%~20%以上。DELDR技术结构上简易,因而可降低初始投资及日常营运费用。  相似文献   
6.
主要从制冷剂效能比较、国内应用现状、国际船级社可行性条件分析等几个方面做了一定研究,并通过研究提出了如何在国内远洋渔船安全可靠使用NH_3这一制冷剂的一系列应用保障措施。措施包括:材料使用、舱室布置要求、通风系统、消防及应急保护等,有利于提高我国远洋渔船装备水平和提高远洋渔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主要从型式确定、设计、低温管材选择、涂装、焊接与安装工艺优化等方面对一种新型搁架式速冻设备做了一定研究,并制成样机应用在远洋渔船上。通过实船的密性、通风、冻结能力等效用试验验证了该速冻设备的可靠性和高效性,达到快速冻结和保证鱼品新鲜度的效果。该设备的成功开发有利于提高远洋渔船冷冻系统的技术指标,有利于提高我国远洋渔船装备水平。  相似文献   
8.
双体滑行水翼艇是一种集双体滑行艇和水翼艇为一体的复合型高速艇,通过双体船增加艇自身横向稳性及其耐波性。在双体滑行艇两片体内侧增设滑行水翼面,在运动过程中,航速达到一定值后,水翼的水动效应为艇体提供一定的升力,使艇体上升,减小艇底湿面积及其阻力,使双体滑行艇阻力大大降低。双体滑行水翼艇兼备了双体滑行艇和水翼艇两者优点,双体滑行水翼艇综合解决了高速艇稳性和快速性问题,使艇的技术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企业由发展期向稳定期转变,以及保持稳定期、避免进入衰败期的关键节点就是企业的转型升级阶段。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撑点,在不同阶段都起到了关键作用企业发展要经历初始期、发展期、稳定期和衰败期。企业由发展期向稳定期转变,以及保持稳定期,避免进入衰败期的关键节点就是企业的转型升级阶段。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撑点,在不同阶段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