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了解决新建高速铁路聚脲防护层冬季大面积脱落的问题,采用静态应变试验,从热应力角度出发,对于新建高速铁路所采用的环氧类基材处理剂,测试了常温、低温和边界约束条件下的应变,探讨环氧类基材处理剂对聚脲防护层附着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20℃下,环氧体系具有较小的主应变,由此产生的热应力对于聚脲附着力影响可以忽略;而在低温-20℃下,环氧体系具有较大的主应变,且主应力方向ψ在-45°与45°之间不断往复,由此产生的应力对于聚脲涂层与环氧类基材处理剂之间的附着力影响大,从而导致聚脲涂层大面积脱落。  相似文献   
2.
朱立 《西部交通科技》2010,(10):115-118
文章分析了广西船员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探讨了广西船员教育与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船员教育与培训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有望成为网联自动驾驶率先应用的场景之一,本文针对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开展研究。首先,以智能网联卡车车队、人工驾驶卡车及人工驾驶小汽车构成的随机混合交通流为研究对象,考虑智能网联卡车车队规模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混合交通流中10种跟驰行为类型,理论推导其概率表达式,进而构建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的通用性分析方法。然后,考虑实际交通流运行中卡车分布的随机性,将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混合交通流分为优势流、随机流和劣势流3种态势,以此提升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分析方法的普适性。最后,选择实测数据标定的跟驰模型进行案例分析,验证理论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智能网联卡车比例提高或其车队规模增大均有利于3种态势混合交通流中车辆转换系数及相对熵的减小,从而可有效提升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不同智能网联卡车比例条件下,智能网联卡车车队随机分布最优车队规模为2~4辆,同时,优势流、随机流和劣势流3种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依次递减。研究结果揭示了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提升的内在机理,为未来智能网联卡车车队的运营管理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4.
雨天环境下行车安全隐患突出,针对雨天环境车辆跟驰行为的追尾安全风险进行研究。首先,考虑雨天环境下车辆正常加减速以及急刹车2种条件,设计安全仿真场景,并基于实测自然驾驶数据标定的跟驰模型,进行跟驰行为安全风险仿真实验。其次,根据仿真数据,使用ITC、DRAC、DSS 3种不同类型的安全评价指标对不同降雨量以及不同跟驰场景进行安全风险评价。最后,采取统计检验的方法对ITC、DRAC、DSS 3种安全评价指标进行适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种跟驰场景中,随着降雨量的增大,车辆跟驰行为中发生碰撞的风险均随之增大,同时潜在的碰撞风险时间也越长。以速度20 m/s、DSS指标为例,正常加减速场景不同天气状况下DSS指标所表示出有碰撞风险可能性的时间分别为:晴天0 s、小雨90.9 s、大雨100 s;急刹车场景不同天气状况下DSS指标所表示出有碰撞风险可能性的时间分别为:晴天7.0 s、小雨14.3 s、大雨20.7 s。针对不同降雨量以及跟驰场景,DSS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均优于ITC评价指标和DRAC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朱立  吕平  黄微波 《铁道建筑》2012,(4):132-134
本文采用静态应变方法,研究铁路工程应用的聚氨酯类基材处理剂(QTECH-112)在常温、低温和边界约束条件下应变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20℃,QTECH-112具有较小的主应变,由此产生的热应力对于聚脲附着力影响可以忽略;而在低温20℃,QTECH-112在8 h内,拉伸应变缓慢从100×10-6上升到250×10-6,且最大主应变方向维持在-45°左右,这是因为QTECH-112作为一种弹性材料,低温引起的热应力被应力松弛所消耗,从而避免了低温引起的巨大热应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北部湾海域油类污染防治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探讨了北部湾海域油类污染的成因,分析了现阶段北部湾海洋油类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防治北部湾海洋油类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列车提速后轴温探测及热轴预报的要求,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康拓科技开发总公司开发了HBDS-III型红外热轴探测系统。本文介绍了该系统所采用的光子探头技术、自适应轴温计算技术、异常波形处理和系统自检软件。该系统已在京沪、京广、京九、沈大等主要铁路干线上应用。  相似文献   
8.
朱立  黄微波  吕平 《铁道建筑》2012,(3):130-132
为了解决环氧类基材处理体系在高速铁路桥梁聚脲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聚氨酯类基材处理体系(QTECH-112体系)。采用拉脱法测试不同基材处理方式下附着力,测定上述二种基材处理体系的表干及实干时间,对聚脲工程冬季基材处理体系施工应用状况进行了现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点附着力试验表明,二种基材处理体系都满足单点附着力≥2.5 MPa要求,基材含明水除外,然而环氧类体系在低温下存在较大的热应力,往往造成其上聚脲涂层的脱落;表干时间及实干时间测试表明,环氧类体系在低温下表干时间>4 h,不符合规定;工程现场研究表明,环氧类体系存在着黏度大、固化反应慢、刮涂效果差等缺点,而QTECH-112体系冬季施工效果优异。  相似文献   
9.
基于原子动作的BML动作语义标注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立  鲍广宇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12):142-145
作战管理语言(BattleManagementLanguage,BML)是一种实现指控与仿真系统间无歧义通信的标准语言规范,其目标是从根本上解决指控与仿真系统之间的互操作问题。针对当前作战管理语言命令缺乏语义信息,不能被仿真模型有效理解和执行的问题,提出了动作映射、原子动作标签的概念,设计了一种基于原子动作的动作语义标注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实现了仿真模型对命令中动作语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