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8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船舶科技动向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扬帆 《中国船检》2010,(10):36-39,105
后金融危机时代,船舶科技水平在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凸显。日本国土交通省海事局认为,当前国内造船业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通过新技术开发来保持日本企业在中长期的竞争优势。韩国造船工业协会提出了SMART造船复兴计划,其中包含的全球造船标准、适应绿色经济的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等内容均与船舶科技相关。基于此,近两年来,世界造船业在船型研发、生产工艺和管理、相关产业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均获得了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1 2002年韩国造船业总体情况 2002年,韩国造船业经历了丰收的一年.新船订单量达到230艘,计759.1万修正总吨,比2001年增长了18.5%,并再次从日本手中夺回世界第一造船国的桂冠.在新船完工量方面,韩国共建造了210艘船,计682.4万修正总吨,比2001年增长了5.9%,创历史新高.新船出口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达到105.4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8.7%.截止2002年年底,韩国造船企业的手持订单为496艘、计1 707万修正总吨.  相似文献   
3.
敏感性分析在船舶估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敏感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并以实例论述了敏感性分析在船舶估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8月,受夏休淡季和市场预期的影响,世界新造船成交不跃。已正式签约的包括成品油船在内的新油船订单从7月的28艘降至22艘,其载重吨则由210万吨降至200万吨;成交的散货船订单由7月的11艘降至10艘,其载重吨则由117万吨降至73万吨。新船合同价格渐趋疲软,继好望角型及巴拿马型油船价格走低之后,阿芙拉型和苏伊士型油船的基准价格也再次下跌。一些船厂已经意识到市场的疲软,开始对他们最早空出的码头进行战略部署。有船厂已将储备的用于建造巴拿马型集装箱船的船台用于建造巴拿马型油船。 8月,欧洲只有少数船厂获得专用小型船舶订单。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给各船厂带来不小压力。由于担心旅游船能力过剩将减少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敏感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并以实例论述了敏感性分析在船舶估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形势运费:低位徘徊2007年1~6月,由于"暖冬"现象和油船运力投放速度过快等原因,油运市场运费水平总体不如2006年同期,各型油船航运市场平均费率普遍下跌,只出现短暂反弹。  相似文献   
7.
董扬帆 《中国船检》2003,(10):16-17
年初以来,集装箱船市场异常活跃。在今年前7个月中,各地船东共订造了240艘集装箱船,计105.63万TEU,达到了历史同期的最高值。其中,6月份共订造了40艘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计25万TEU;7月份共订造船67艘集装箱船,近35万TEU。总合同金额为116亿美元。截至8月1日,全球集装箱船手持订单达到462艘,计188万TEU(不包括选择权),其中35%为7400TEU以上的超大型集装箱船,80%为4000TEU以上的集装箱船。由此可见,2003年已成为集装箱船订造史上最为活跃的一年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订造情况更是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8.
船舶报价数据库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船舶报价是船厂及航运企业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其影响因素很多.为快速、科学地进行报价,航运企业迫切需要拥有计算机辅助船舶报价系统,而作为该系统核心和基础的船舶报价数据库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文中在分析船舶报价数据库构成及关联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的准则以及存在的技术关键问题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第一批进入市场的纯电动汽车逐步进入置换周期,如何在市场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快速客观评估纯电动汽车保值率,逐步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利用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市场有效挂牌信息,从实体性因素、功能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三方面探究影响纯电动汽车保值率的主要因素。并据此分析破解纯电动汽车保值率低估困境的策略,以期对纯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完善产生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燃油价格的攀升和“航海碳税”的提出,使航运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燃料成本压力.为缓解此问题,降低船舶油耗已被提至空前重要的地位.航运公司和科研机构正在从营运角度和技术角度考虑降低燃油消耗、提高燃油效率的措施.对船东在此方面的需求进行了解,有利于中国造船业在产品和业务开拓上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