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4篇
水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青岛海湾大桥连接线工程重庆路互通式立交由于其所处地形和吊装作业高度受限,无法进行常规吊装作业,故改为顶推安装施工.重庆路互通式立交的钢箱梁为小半径平曲线和小半径竖曲线相结合的空间曲线形桥梁,该类桥型采用顶推方法作业需解决若干技术难点.介绍此类复杂立交钢箱梁顶推施工采用的各项技术措施,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3.
气泡混合轻质土的主要力学特性及应用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基本概念,详细研究了其物理力学特性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气泡混合轻质土具有密度小、隔热保温、渗透性小、低蠕变、抗冻融与耐久性良好等特点。列举了它在土建工程、特别是交通土建工程中的主要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设置并完善舰船防雷措施,对舰船关键设备的雷击风险和避雷针防护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首先,构建能模拟自然先导发展状况的先导发展模型,并引入舰船模型对舰船的雷电附着过程进行分析计算;然后,研究下行雷电先导发展至舰船四周不同区域时的舰船表面电场分布、各位置受到雷击的可能性,以及避雷针对雷击风险的防护效果;最后,在实验室中开展缩比模型放电试验并验证计算结果。[结果]结果显示,雷击附着点主要集中在舰船结构相对突出的位置,避雷针可改善舰船表面的电位分布,起到雷击防护作用,但最终雷击点的确定与下行先导的发展区域有关。[结论]结合计算结果与舰船缩比模型雷击附着试验结果,能够分析舰船直击雷防护薄弱环节,雷击附着点的最终位置与双向先导的连接情况关系紧密,所提先导发展模型能较好地对不同先导发展方位下受到雷击的舰船区域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针对北方寒冷地区道路冻胀翻浆与地基融沉等病害,开展了轻质土在道路基层中的应用研究,并在试验路铺筑的实践基础上,阐述了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力学特性与试验结果分析。初步证明,轻质土在冻土地基的隔热保温与台背填土的防冻胀方面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冻土地区公路的病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在呼伦贝尔市国道301甘博段和国道111腾大段冻土科研项目的研究。探讨了在冻土地区公路的病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桥头跳车的原因及其对道路和行车的影响,并以气泡混合轻质土应用于台背填土为例,分析了路基的沉降、桥台桩基的弯矩及桥台所承受的土压力的减轻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通过试验研究探索金属桅杆遭受雷击时内部线缆的耦合响应特性问题。[方法]搭建桅杆内部线缆系统雷电感应耦合试验平台,测量同轴线缆、两芯单屏蔽线缆及多芯双屏蔽线缆在4种端接负载特性(芯线两端均开路、芯线近地端接负载、芯线远地端接负载以及芯线两端接负载)下受模拟雷电流干扰产生的感应电压,并从时域和频域的角度分析感应电压与屏蔽效果受负载特性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结果表明,4种端接负载情况下,3种线缆的感应电压均在芯线远地端接负载的情况下达到最大值;当芯线近地端接负载时,感应电压的主要频段大于雷电流,而在其他负载特性下两者相近;内屏蔽层接地能够降低感应电压峰值,但不影响频率响应的主要频段,芯线两端开路或远地端接负载时电压峰值的削弱最明显,分别降为内屏蔽层未接地时的59.3%和77.2%;3种线缆的感应电压峰值有较大差异,而上升时间和半峰值时间无明显区别。[结论]研究成果揭示了雷击舰船金属桅杆时端接负载特性对线缆耦合感应电压的影响规律,也为后续开展耦合效应计算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高寒地区岛状冻土软土地基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理论研究,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对高寒地区岛状土软土地基处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在分析我国东部高寒地区软土处理常用方法的优劣得失基础上,提出了适宜于岛状冻土软基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液限土在我国有较大范围的分布,我国有关规范规定其不得直接用于路基的填筑.文章通过较为详尽的室内试验,揭示了高液限土的特殊的路用特性,为合理有效地利用高液限土和修订相应的技术规范做了必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