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1994年亚洲地区往向运量合计达384.9万TEU,比1993年增长9.6%,同期的复向运量达286.8万TEU,比1993年增长17.8%(相当于往向的75%),说明美国与亚洲各国(地区)同的经贸活动在日益发展。并出现有以下几个新的特点。 日本是亚洲十个国家(地区)中运量最多的国家(复向运量也是最多的,而且高于往向,1994年突破了100万TEU大关)。但从发展趋势上看,一直较为平稳。这与日本是高度发达的国家有关。从出口第五位货种及其新占比重中可明显的看出,以93/94年为例分别为电机及部件:10.7/12.0;衣料、杂货类:13.1/11.6;轻工机械:8.5/9.0。如此货种构成,在市场上能与之相媲美的竞争对  相似文献   
2.
1994年,是自1987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这一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率(GDP)达4%,其中OECD(23国)达2.9%,特别是其中的美国达4.1%。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当属亚洲(不包括日本),特别是东亚。 东亚,相继出现了70年代的NIES(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80年代的ASEAN(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90年代的中国、越南等。 1994年NIES的GDP的增长率达7.4%(新加坡为10.1%),ASEAN为7.5%  相似文献   
3.
北美(美国),是世界主要商贸市场.是亚洲各国产品的主要客户所在地。通往北美的航线,是由世界各大船公司参与为之服务的黄金线。然而,95年,这条线出现了可喜又令人担心的新情况,为业界广为关注。 1.据对亚洲十个国家(地区)的统计(含日本、中国、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尼和马来西亚)。1995年亚洲至北美间往复向合计运量为703万TEU,其中往向运量为388万TEU,占合计运量的55.2%,继续保持在该航线上的主要流向地位。  相似文献   
4.
据英国《劳民航运日报》(Lioyd's List)报导:韩国现代商船公司(HMM)拟于今后2—3年内建造一批大型集装箱船,充实到由该公司经营的或由该公司参与经营的主要航线上去。并将调整下来的集装箱船安排到其他航线上去,使各航线上的集装箱航舶的技术性能都提高一个档次,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辟新航线。 这些大型集装箱船中,现已提出建造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日本的“外国船舶协会”向日本“六大港协议会”发出函件,要求日本港口降低对挂靠日本港口的外国船舶的费收。此函同时抄送运输省、日本船主协会及各港务局。 日本港口费用高,早已为世界航业界所知晓。对此,“外船协”曾连续不断地向日本有关官署、协会、团体呼吁,要求考虑解决,至今已达十余年  相似文献   
6.
韩国的釜山港本来就是一年365天里,节假日不休息,天天都坚持24小时作业制度的大港,(可以说无潜可挖了)。但该港这些年的集装箱通过量又在继续猛增。其中主要是来自中国的集装箱:1993年为100%,1994年增长76%,其中输出量(往中国)增长58%,而输入量(自中国)增长近一倍。 这些集装箱运量多为通过釜山港定期大班轮往复于其他国家的集疏物资。过去都  相似文献   
7.
据报道:到1993年来,远洋航线上3000GT以上,载箱量在150TEU以上的集装箱船达1,046艘,193万TEU(平均每艘船载箱量为:1850TEU)。而1995~1998年间先后竣工交船的3000TEU以上的大型集装箱船将达到近100艘。其中:有53艘的载箱量在4400TEU以上;有34艘船舶型宽在40m、载箱量达5000TEU以上;有9艘型宽为43m,载箱量达6000TEU的大型船。从而把集装箱船的大型化推向了新的高峰,且有继续大型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近年,由于多国企业界向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大量投资,促使该地区的国际贸易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与此同时,海上货运量也随之有了显著的增长。但是,世界三大航线中的前两条航线——远东/北美和远东/欧洲航线在东亚地区的挂靠港,除日本外,依然集中在东亚“NIES”的香港、新加坡、高雄和釜山等四个枢纽港里。而马来西亚的“克郎”(kelang)、泰国的“差邦角”(Laem chabang)、中国的“盐田”、蛇口等新开辟的国际贸易集装箱港口、码头,虽然自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经贸活动中的EDI化,已是一种必然趋势。我国也在积极地开展试点研究工作。但因这件事涉及到各有关行业,涉及到网络上的各行业,自然也涉及到网络上的有关人。因此,尚需要有关各行业领导到有关人都来为此作出努力,加深认识,赶上形势的发展,适应竞争的需要。 贸易活动中(特别是国际间的),手续的复杂,环节的繁多,是业界尽人皆知的。不仅复杂、量大、环节多,而且还要求有时效性和不出差错。但后者往往与前者有矛盾。在过去的“报文”时期,差错是不可避免的,时效性是无法保证的。结果是因此造成了难以估算的损失。 为此,早在60年代初,在美国就有人提出“货物(电子)数据交换系统”(Cargo Data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