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系上海交通大学船模试验池对声纳导流罩试验研究的初步总结。根据流体力学中有关低阻物体形状的基本准则、船模阻力试验及流线试验等结果,阐述了声纳导流罩外形设计中应子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节能和减振的角度出发,探讨肥大船后体形状对阻力、推进及伴流的影响。首先,用理论计算流线的方法从三个抬高型球鼻首中选择一个加装于母型船模上。通过比较分别由理论计算和实测得到的流线,表明在舭部两者吻合程度良好。接着,对后体形状分别为V型剖面、U型剖面、单尾鳍型和球尾型的四艘船模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方形系数C_B=0.80的四种后体线型中,在满载和压载状态,V型剖面的阻力最低,U型剖面最高。就收到马力而言,单尾鳍型在满载时最低,压载时仅次于V型剖面。至于满载时的伴流分布,U型剖面和单尾鳍型各半径处进流角绕轴一周的变化△β较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第十五届国际船模试验池会议推荐的“1978 ITTC单桨船的性能预估方法”,对我国七艘13,000~25,000吨级单桨货船的试航资料和交大船模试验池相应的自航试验结果进行了重新分析。所得相关数据,可供今后预估实船性能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4.
渔船波浪中的自航要素和失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本文主要是根据船模在规则波中的试验结果,讨论渔船在波浪中的推进性能的变化和失速的预报。通常,船在一定浪级和航速时的功率总平均增值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对三因次船舶阻力换算方法中确定形状因子的初步探讨。应用在上海交通大学船模试验水池试验的24,000吨油船五艘几何相似船模的公开发表数据,分别用几何相似船模的方法、Prohaska方法和15届ITTC建议的方法以计算形状因子。主要结论是:由15届ITTC方法得出的总阻力系数的均方差较Prohaska方法为小,又较接近于用几何相似船模方法得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