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6篇 |
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04篇 |
综合类 | 149篇 |
水路运输 | 132篇 |
铁路运输 | 85篇 |
综合运输 | 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阐述潍柴、玉柴BOSCH高压共轨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对常见的发动机电气起动故障进行分析,并说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故障现象一辆2009年11月份出厂的厦门金龙6117型客车,已经行驶16 000 km。车辆行驶时,仪表盘上ABS故障灯常亮。故障原因分析①ABS传感器、线束断路短路;②调节阀电磁线圈短路断路;③ABS电控盒故障。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的逐渐普及和电子科技的高度发展,甩掉绘图板及纸上绘图已不再是一句口号,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和绘图在整个设计行业已呈渐渐普及之势,而如何应用软件及熟练操作软件进行设计则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栓焊结合钢桥高强度螺栓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大六角高强度螺栓施工质量,以重庆粉房湾长江大桥钢桁梁杆件栓接(摩擦型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施工及质量控制为背景,从高强度螺栓的主要参数、高强度螺栓进场验收及保管、工地扭矩系数试验、扭力扳手的选择及使用、摩擦面的处理、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施工工艺、栓焊结合型高强度螺栓施工顺序、高强度螺栓的验收及防腐等方面进行讨论.实践表明,在高强度螺栓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定的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施工,从施工方法、施工要求、施工工艺上,对涉及高强度螺栓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把关,可以较好地控制高强度螺栓的终拧合格率. 相似文献
6.
7.
为给钢管混凝土单圆管拱桥面外稳定性分析提供实用计算方法,对钢管混凝土单圆管标准拱桥面外弹性稳定性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使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国内25座钢管混凝土单圆管拱桥基本构造数据及统计学参数;其次根据已有统计数据建立50~59m、60~69m、70~79m共3类跨径钢管混凝土单圆管标准拱桥并验算其安全性能;给出弹性稳定系数分析标准拱桥面外弹性稳定性能的基本假定以及竖向荷载和横桥向荷载计算方法,采用不同有限元方法分析标准拱桥面外稳定性,确定标准拱桥面外稳定性有限元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通过统计数据建立的钢管混凝土单圆管标准拱桥能反映工程实际;采用恒、活载稳定系数计算方法求解标准拱桥面外弹性稳定承载力及极限承载力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8.
9.
长荣集团是一家集海运、空运、堆场、餐饮、宾馆和房地产等于一体的综合实力强劲的海运集团公司,集装箱运输是集团的主业。从2007年5月1日起,长荣开始统一旗下各品牌,集团内经营集装箱班轮运输的4家公司——长荣海运公司、意大利海运公司、英商荣发海运公司和长荣海运(香港)公司对外统一使用“EVERGREENLINE”单一品牌运作,并同时将英商荣发海运公司更名为长荣海运(英国)公司。 相似文献
10.
为了快速评估既有桥梁的安全性,研究了基于多源实测信息快速准确识别桥梁影响线的方法。首先利用桥梁动力响应及车辆移动的实测信息,建立影响线识别的数学模型。在模型中引入Tikhonov正则化方法以解决病态矩阵求解问题,通过设置罚函数项以取得较光滑并贴近真实的影响线。然后通过基函数扩展法重构影响线,将其表示为一系列三次B样条基函数的线性组合,从而将问题从识别众多影响线因子简化为识别少量基函数权重系数。为了验证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先在实验室模拟钢制试验小车在钢筋混凝土三跨连续梁模型上移动的过程。基于实测布置于梁底的多测点挠度和应变响应时程以及相应的试验车信息,可识别出不同位置测点的挠度和应变影响线。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影响线的总体形状还是局部峰值,识别解与基准解均能较好地吻合。该方法还被进一步应用到一座简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该试验通过实测检测车过桥期间的桥梁跨中截面若干测点的动应变、动挠度以及车辆重力、实时位置等信息,准确识别了对应于不同车道的挠度和应变影响线。通过对比桥梁静载实测和影响线虚拟加载结果,发现两者偏差绝对值在5%以内。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该影响线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精度,并具备工程应用的良好潜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