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190篇
综合类   162篇
水路运输   114篇
铁路运输   107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交叉口各进出口道之间的实时转向交通量是信号控制系统重要的输入数据,也是难以获得的数据.针对已有模型收敛速度较慢、无法满足实际系统应用需要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状态空间模型,设计了顺序卡尔曼滤波进行求解,并采用裁切和标准化对反推结果进行了修正.实例研究表明,模型和算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准确性,能够为实时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的开发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现代高速列车座椅乘坐舒适性设计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我国铁路向高速化,舒适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研究了列车座椅舒适性设计的原理,分析座椅结构形式,设计出适合我国人体尺寸在第5% ~95% 分位人体尺寸之间乘坐舒适的座椅结构几何参数。  相似文献   
3.
日本高速铁路噪声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在设计、建设北陆新干线时采用的高速铁路噪声预测方法,是根据高速铁路噪声的特点,按车辆下部噪声、构筑物噪声、集电系噪声、车辆上部空气动力噪声分别计算后合成,预测受声点处的噪声级。该方法对我国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铁路的噪声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船舶常用尾管密封装置构造了“失效树”,应用FAT方法对影响密封失效的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着重讨论了轴系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Multigen Creator和Vega的"数字校园"演示系统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展示武汉大学美丽的校园风貌 ,充分利用我校新近引进的虚拟现实系统 ,开发了一个“数字校园”演示系统 ,实现了虚拟现实表现的基本功能。介绍了该演示系统的有关技术细节 ,包括系统构成、数据处理流程和应用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主要叙述了渤海石油输灰码头改造过程中老码头钢管桩拔除的施工工艺,重点对钢管桩拔除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津浦线K369岩溶整治方案的比选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胜华 《铁道勘察》2005,31(4):40-42
对津浦铁路线路下伏岩溶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了不稳定性岩溶地段的治理方案,并详细介绍了综合灌注压浆治理方案实施过程和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单环双节点与链路聚合网络技术在轨道交通综合监控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综合监控网络组成,在分析了双环双节点网络的不足之处后,引出单环双节点与链路聚合网络.然后,阈述了冗余环网和链路聚合的基本原理和其优势,最后,对该技术在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毛俊皓  何宝  焦侬  马维良 《船舶工程》2021,43(8):1-3,159
分析船舶辅机智能化需求,梳理大数据、智能算法和健康管理等主要智能化技术在船舶辅机中的应用现状,对这3类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船舶辅机未来主要在区域与功能集成、无人化机舱和船岸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计及接触线垂向不平顺的弓网耦合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弓网系统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将接触线垂向不平顺实测数据引入该模型,仿真得到计及接触线垂向不平顺时不同速度条件下的弓网间接触压力值;以接触线垂向不平顺实测数据为基础,建立接触线垂向不平顺谱,对该线路的接触线垂向平顺状态进行评估;基于三角级数合成法得到一系列具有相同功率谱密度的接触线垂向不平顺样本,仿真分析得到弓网间接触压力的统计量。通过研究,揭示了接触线垂向不平顺对弓网间接触压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