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4篇
铁路运输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素有"自行车王国"之称,但当前国内各个城市自行车出行比重在普遍下降。自行车在被国人忽视的同时,却在日本、欧洲各国被大力倡导,一个新的普及自行车交通的趋势正在开始。其中,尤以"轨道交通+自行车"的出行模式越来越多地受到  相似文献   
2.
德国斯图加特市轨道交通车站公交衔接的布置案例剖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公交衔接效果同其周围的公交线网与换乘通道的布设方法有密切关系.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分类列举了斯图加特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公交线网与换乘通道布置的典型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了剖析.提炼出4条可借鉴的经验:① 当轨道交通车站的公交线路较多时,按单向循环线设置这些公交线路的走向比较有效,可以减少公交车之间的交织行为,提高车站附近道路的通行效率.② 在轨道交通车站布设公交单向循环线的方法很多,除了利用公交车、出租车及自行车站外,还可利用街坊、轨道交通车站周围的小型公共设施、绿地道路、道路及交叉口加宽、立交桥下空间等实现公交单循环线. ③公交车站与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的距离应尽量缩短.④公交车站与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的换乘通道尽量避免与车流和其他人流交叉.  相似文献   
3.
在欧洲,对地铁、路面电车、郊外铁道等公共交通企业实施运营费补助是相当普遍的。地铁等公共运输设施,不仅其建设费用的偿还非常困难,而且随着人工费、燃料费的不断上涨导致运营费用增加,而又难以实现与其相应的票价上涨调整,因而难以依靠运营收入来全部偿还投资成本。对此,各国都采取了一些运营费补助措施,以维持公共运输的经营。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期间是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五年,也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长兴岛作为上海的重点发展区域之一,集聚了规模化的修造船央企、承载着上海最重要的水源地——青草沙水库和正在建设的上海唯一的国家一级渔港。目前正按照总体规划,积极、有序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共交通的一体化管理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将从单条线路独立运营向多线甚至网络化运营的实际情况,从技术装备及运营管理角度探讨了多线或网络化运营时应具备的基本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在分析了上海市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从运营管理角度提出了合理的运营模式。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应包括各种公共交通方式之间衔接的一体化和票制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一、城市公共交通的一体化管理 随着我国大型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的建立,为城市轨道交通与其它城市交通实行一体化管理创造了条件,如北京的西直门、东直门、四惠,上海的上海站、上海南站.在这些大型公共交通枢纽站上,往往有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汇聚在一起,其中有轨道交通、机场快速线、公共汽/电车、出租车等,组成了立体公交系统,为乘客的便捷换乘创造了条件.为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与方便乘客的乘车,有必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市郊铁路、地面公交汽/电车,甚至通往机场的快速交通工具,建立起一体化的管理机构和统一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伦敦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及其在城市综合交通中的地位.调查分析了伦敦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规划及典型枢纽建设的基本情况.初步剖析了伦敦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发展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对上海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建设的几点启示:多种交通方式有机结合构成高效率的换乘体系;枢纽建设应与周边环境及历史文化和谐统一;应重视硬件与软件的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放大枢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巴黎RER线与上海R线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通过对巴黎RER线与上海R线的形成背景、服务范围、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分析,比较了两线的功能定位。并从站间距、共线运营、线路设置、运营组织等角度分析比较了线路特点。最后建议上海R线应贯彻“以人为本、按需设置、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车站基本分布理念;并从线路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建设成本,扩大服务范围的角度出发,在郊区范围内增加市郊铁路制式的支线;对其分段运营模式与贯通运营模式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集中发展期已经到来。根据上海市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同时建设的现状,阐述目前多线共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点分析多线同时建设对规划、建设管理及建设施工技术等方面提出的挑战,为此提出了基本的应对策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软土地层中采用浅埋暗挖法修建人行地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上海的某地下过街道工程 ,在总结国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浅埋暗挖设计方案 ,并利用数值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理论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