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铁路运输   1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轮对的纵向颤振会严重影响铁道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并且会引起轮轨非正常磨耗,导致发生轮对多边形化及踏面发生剥离。但是,机车车辆动力学研究中对轮对的纵向动力学特点的研究却往往被忽略,国内外少见对轮对纵向颤振问题的研究报道。首先描述了4个自由度的单轮对简化模型,并推导出其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对机车模型进行牵引工况下动力学数值仿真,研究其在此工况下的纵向振动现象,进而对影响轮对纵向振动明显的参数,诸如一系纵向定位刚度,轨道不平顺形式以及黏着系数等进行分析,对今后减小轮对纵向振动的方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减振器简化等效模型分析了某动车组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随抗蛇行减振器安装刚度不同的变化情况,并且比较了考虑构架结构弹性振动对这种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抗蛇行减振器安装刚度对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具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当车辆运行速度达到250 km/h时影响较大;此外,构架的弹性振动也影响着抗蛇行减振器安装刚度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根据TB/T 2368-2005《动力转向架构架强度试验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构架进行强度校核。针对单轴转向架的结构特点,设计了4种超常载荷工况来对构架做静强度评定;设计了9种运营载荷工况,利用Goodman疲劳极限图对构架的疲劳强度进行校核。最后对构架做了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构架的强度、刚度均满足车辆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小半径曲线浮置板轨道段地铁列车下穿振动敏感建筑造成的环境振动影响,对无锡地铁2号线近距离下穿一处民居进行现场测试,从加速度时程、频谱、有效值、1/3倍频程谱和最大Z振级(VLz,max)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民居不同楼层及不同平面位置处的振动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同楼层中远离线路的楼层中央加速度响应时程峰值明显大于靠近线路的楼层边缘处,而不同楼层的同一平面位置处,2楼加速度响应明显大于1楼;(2)由于浮置板轨道一阶固有频率及轮轨共振频率的影响,振源及民居不同测点加速度频谱峰值均出现在7 Hz及80 Hz附近;(3)不同楼层及不同层内平面位置的最大Z振级量值存在一定差异,各测点的平均最大Z振级在53.97~57.10 dB之间,小于规范限值67 dB。浮置板轨道在该小半径曲线段对地铁振动控制作用良好。  相似文献   
5.
6.
轨道车辆轮轨非对称接触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广泛存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轮轨非对称接触现象开展研究,探讨了轮轨非对称接触现象的形成原因,并分析了轮轨非对称接触现象对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轮轨形面损伤、轮径差的存在均会导致轮轨非对称接触现象的产生,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轮轨非对称接触可以分为非对称轨道与对称踏面的接触、对称轨道与非对称踏面的接触和非对称轨道与非对称踏面的接触3种基本形态。轮轨非对称接触的存在将会对机车车辆的动力学性能产生影响,在动力学分析中,应充分考虑轮轨非对称接触因素,以获得更加真实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
将轮对视为弹性体建立采用直线电机轻轨车辆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轮对弹性对滚动接触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轮对的弯曲振动频率会与电机的沉浮和点头振动频率相耦合,增加了轮轨垂向力的变化幅度并加剧轮对的弯曲变化,从而增大轮对接触点的横移量,进而影响轮轨磨耗。还对接触斑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建立了接触斑系统振动特性模型及其运动微分方程式。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直线电机传动系统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某市地铁车辆模型,对直线电机系统的固有频率及频率响应进行分析,通过车辆的振动模态分析.在轨道不平顺激励下,研究等效(传统)转向架和直线电机转向架,对比两种不同的悬挂方式下构架的振动特性,评价直线电机悬挂结构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由于制造误差或轮对磨耗,车辆轮对在运行过程中逐渐产生轮径差。对于在城市轨道线路上运行的地铁车辆,由于运行线路固定,轮对周期性的受到相同外部激励,更易发生轮对磨损。通过建立SIMPACK地铁车辆模型,结合某市地铁线轨道实际情况。选择不同轮径差值的地铁车辆模型在该线路上进行动力学仿真。随着轮径差逐渐增大轮对摇头角、横向位移、磨耗功率、轮对蠕滑力都急剧增加。进一步增大了轮径差,恶化了车辆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某型地铁车辆数值仿真,计算和分析不同椭圆度轮对的动力学性能、踏面磨耗情况。仿真计算表明,椭圆轮对的竖向力增加量最大。当地铁车辆在直线和曲线上运行时,橢圆轮对与标准轮对相比,其磨耗范围和磨耗量的变化趋势不同,椭圆度越大,踏面磨耗范围和损耗速度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