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31篇
综合类   28篇
水路运输   86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针对使用单位在应用《军用机场净空规定》的过程中,容易将新规定与原规定内容混淆的问题,分析比较了机场净空新旧规定的差异,对新规定中净空要求的基本原则、净空区组成和障碍物限制要求等方面的修改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新旧规定的区别,有利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规定。  相似文献   
3.
早燃、爆震是发动机的非正常燃烧现象,超级爆震会在短时间内损坏发动机。根据控制策略,爆震检测是发动机调整参数抑制爆震的基础,而爆震特征的提取和评价是爆震检测与控制的前提。文章通过进行发动机爆震试验,基于EMS爆震传感器信号识别爆震的方法进行系统研究,旨在提高EMS识别爆震精度和爆震强度,提出了爆震强度评价指标KI,最后利用基于缸压传感器得到的爆震因子KV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缸压信号,可以对EMS爆震传感器的识别能力进行评价,EMS选择合适的阈值可以100%识别出重度爆震。  相似文献   
4.
机场净空区范围确定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决城乡建设和机场净空保护之间的矛盾,分析了气象条件、导航设备、起落航线和飞行技术对机场净空区范围的影响.应用飞行航线理论知识,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对机场净空区的组成和范围进行了修改:增加升降带的规定,修改端净空区扩散率为15%,端净空区宽度由2 km增大为3 km,将二与三、四级机场的净空区范围分别减小到50%和60%.结果表明现行的机场净空规定既能保证飞行安全,又为城乡建设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并行工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并行工程下的船舶设计建造系统结构,讨论了其实现的关键技术.给出基于DFM/DFA的CAD/CAM/CAE集成示例.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实施船舶全寿命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分析了传统信息共享技术的缺陷及采用Web服务技术实现船舶全寿命信息共享的优势,提出了一个基于Web服务的船舶全寿命动态信息系统中信息共享的模型,并给出了一种利用通用标识符UID(Universal Identifier)及两层数据转换来实现船舶生命周期视图间映射的方法。最后根据该模型开发了一个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产品柔性制过视角来分析舰船建造过程,并结合舰船建造和当前舰船建造模式转换的特点找出了舰船柔性制造度概念,以衡量舰船柔性制过程度。  相似文献   
8.
虚拟产品开发是现实产品开发在计算机环境中的数字化映射,它将极大地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本文提出了虚拟产品开发的定义和基于总线结构的虚拟产品开发体系结构,详细分析了虚拟产品开发的特点和核心内容,以层次结构描述了虚拟产品开发系统,并详细描述了其组成及运行机制.虚拟产品开发的特征表现为开放性、系统性、协同性、沉浸性和智能性.  相似文献   
9.
平行双跑道机场净空障碍物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军用机场净空规格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单跑道和平行双跑道机场净空区障碍物限制面的数学模型.在此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使用ArcGIS系列软件建立平行双跑道机场净空限制面三角网高程模型,并进行三维显示,将数字高程模型与平行双跑道机场地形图相叠加,对军用平行双跑道机场净空障碍物进行了评定.分析结果表明:障碍物O1、O2、O3三点...  相似文献   
10.
开发了船用柴油机产品集成质量保证系统,此系统是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为支撑的、面向柴油机产品设计、制造的集成质量保证系统,它具有集成性和分布性等特点,它为企业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优化产品设计、预防产品质量问题,以及保证企业各职能部门间相互协商、协同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基础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