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先期振动对土石坝地震变形影响显著。通过开展不同先期动应力作用下的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先期振动对未加固堆石料和高聚物胶凝堆石料动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期振动对未加固堆石料和高聚物胶凝堆石料的弹性轴应变无明显影响,但显著降低了其塑性轴应变;未加固堆石料和高聚物胶凝堆石料的残余变形在先期振动影响下显著减小,与未经受先期振动的试样相比,先期动应力为40%围压的试样,最大残余剪应变降低幅度和最大残余体应变降低幅度的平均值分别为48.1%和42.0%;先期动应力为80%围压的试样,最大残余剪应变降低幅度和最大残余体应变降低幅度的平均值分别为80.9%和71.6%。先期动应力幅值越大,再次经历动应力时未加固堆石料和高聚物胶凝堆石料产生的残余变形越小,抵抗变形能力提高越明显。最大残余变形的降低幅度与固结比、围压及高聚物含量无关。随后修正了沈珠江动残余变形模型,修正后的残余变形模型可以反映高聚物对堆石料残余剪应变和残余体应变的影响。与未经受先期振动的试样相比,先期动应力为40%围压的高聚物胶凝堆石料(高聚物质量比Rp=2%)的改进残余变形模型参数c1c4分别降低了27.7%和61.2%;先期动应力为80%围压的高聚物胶凝堆石料(Rp=2%)的改进残余变形模型参数c1c4分别降低了68.8%和79.3%。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通信、嵌入式、电力电子等技术与车站信号施工相结合,研究和制作了一套适合施工单位和铁路电务人员使用的信号联锁试验模拟装置.该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与车站站场规模相匹配,通过嵌入式系统为车站建设和试验提供便捷,对提升现场作业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铁路道岔转换系统发生了重大变革,三相五线制道岔作为铁路道岔转换系统的一项新技术,已被逐步推广应用。同时,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和运输任务的日益繁忙,对电务维修部门快速处理信号故障,压缩故障延时,保障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三相五线制道岔设备运用过程中,曾出现一些危及行车安全的问题。通过现场测试和对电路的分析,发现进行如下改进可以更有效地保证行车安全及提高行车效率。  相似文献   
4.
5.
扩底楔形桩沉桩施工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底楔形桩是一种可以有效发挥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降低负摩阻力影响的新型纵向变截面桩;然而针对其沉桩施工过程中的挤土效应、沉桩阻力等研究则相对较少。基于PFC数值分析软件,建立扩底楔形桩和等体积混凝土用量的常规等截面桩的沉桩施工过程模拟数值模型;通过与等截面桩沉桩模型试验和圆孔扩张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数值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比分析扩底楔形桩和等截面桩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位移场、应力场以及沉桩阻力等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沉桩过程中桩端阻力值的大小,不仅与横截面面积有关,而且与桩侧界面形式有关;本文数值模型情况下,扩底楔形桩静压沉桩施工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和整体沉桩阻力分别是等截面桩的1.8,1.1和1.5倍。  相似文献   
6.
武广客运专线新南岭隧道出口段需穿越200余米充填粘土夹块石岩溶,采取预加固和预支护措施进行岩溶充填物处理势必需要大量的时间,造成工期延误及经济损失.为了保证工期及施工质量,采用了迂回导洞,既达到了地质预报的目的,更实现了长距离不良地质段多工作面施工、规避工期延误风险的目标.通过实际验证,使用这一方法确保了新南岭隧道的按期贯通.最后提出迂回导洞主要起到了超前地质预报和增加施工工作面、避免工期延误的作用.文章从隧道出口岩溶涌泥、地表塌陷灾害情况和充填岩溶分布探测确定出发,论述了迂回导洞总体方案、实施及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