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针对先期施工预留轨道交通特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梁斜拉桥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大,且与轨道交通设计线路纵断面线形不匹配的现状,根据梁面实测标高和桥梁设计变形,在既有线路设计纵断面基础上重新设计轨道施工时的纵断面即轨面控制标高.在满足限界、最小轨道设计高度等基本要求的同时,使新纵断面下的轨面线形及标高能够适应施工过程中、施工完成后和列车活载作用下的桥梁变形.目前工程已通车运营,现场轨道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2.
轨道动态几何形位直接对行车安全、轮轨作用力、车辆振动产生影响.轨道动态几何形位的变化与众多因素相关.轨道刚度变化同时影响着轮轨动荷载和轨道动态几何形位的变化.将沪宁线轨检车实测动态不平顺输入动力仿真软件,分别计算不同垂向和横向刚度时的轮轨动轮载和钢轨的垂向、横向动位移,并改变车辆速度和输入不平顺的大小,分析轨道不平顺、轮轨动荷载和钢轨动位移之间的关系.利用正态分布的原则统计不同状态下动轮载和动位移的最大值,分析对比钢轨动态变形和轮轨动荷载随刚度和速度的变化趋势,提出了合理的轨道刚度取值范围,并分析了初始不平顺大小对轨道动态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综合现浇长板和预制短板两种浮置板轨道的优点,提出一种通过高性能混凝土湿接缝将预制短板连接成长板的浮置板设计方案.通过对该方案和对比方案的车轨耦合动力计算及对其不利状态下的静动力分析,从多方面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为其设计及应用提供依据. 研究结论:(1)长板正弯矩相比短板有所增大,湿接缝位置相对于其他...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针对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湿接缝将预制短板装配连接成长型浮置板的新方案,开展静载承载力试验和非线性有限元模拟分析,验证该结构的抗弯极限承载能力。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钢筋直径、不同湿接缝形状、不同湿接缝混凝土强度进行参数分析,为新型浮置板设计提供依据。研究结论:(1)静载承载力试验表明湿接浮置板抗弯承载能力约为720 kN?m,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远大于荷载效应设计值;(2)减小浮置板纵筋直径,结构开裂荷载基本不变,但会减小其抗弯承载能力,同时导致钢筋应力幅增加;(3)菱形和楔形的湿接缝性能相比矩形较好;(4)在湿接缝与钢筋有足够握裹力的情况下,湿接缝混凝土强度的改变对抗弯承载能力几乎没有影响;(5)本研究成果可为湿接浮置板轨道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