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江黑龙江铁路特大桥是中俄两国首座横跨黑龙江的过境桥梁,根据前期工作安排,大桥主桥的大跨度简支钢桁梁上采用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直接在钢桁梁上铺设板式无砟轨道在我国是一次全新尝试。从套轨线路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及接口设计、轨道结构各部件关键技术参数确定、板下调整层材料、室内组装试验验证以及轨道板制造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套轨线路板式无砟轨道的成功铺设,满足了同江黑龙江铁路特大桥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同时也为我国钢桁梁桥轨道结构的采用形式提供了一种全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王良波  王会永 《公路与汽运》2010,(4):193-196,242
在分析引起连续刚构箱梁桥箱梁腹板开裂原因的基础上,以广东佛山三水二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和ANSYS软件,对无应力损失、预应力损失分别为30%和50%三种情况下预应力砼连续刚构箱梁桥腹板主压应力和受力情况进行了计算,对整体降温和一定温度梯度影响下箱梁腹板裂缝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进而指出了设计和施工中预防连续刚构箱梁桥箱梁腹板开裂的措施以及中国相关规范有关温度梯度规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锚索抗滑桩在太长高速公路的运用与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滑桩支挡体系为研究对象,基于抗滑桩的设计计算方法,分别对同一标段临近位置的路堑边坡滑坡段进行加固与计算分析,探讨了在相近环境条件下,不同抗滑桩结构的受力特性,最后通过对比分析,结合太长高速地质环境,给出推荐抗滑桩类型。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所得普通桩最大弯矩是锚索桩的1.12倍,而最大剪力相较锚索桩增加了17.4%,更易发生破坏。由监测数据可知,锚索桩和普通桩最大剪力分别为17 287和19 920kN。位移量呈现随埋深逐渐减小的趋势,普通桩桩顶位移为34 mm,比锚索桩减小28%,监测数据也满足此变化趋势,锚索桩在桩长2m处位移为33mm,而普通桩为23 mm,桩顶位移虽然锚索桩相较普通桩稍大,但增量为毫米级对滑坡治理影响不大。故该项目试验段相同环境条件下采用锚索抗滑桩更符合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4.
整体道床无砟轨道现浇道床板新老混凝土黏结面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整体道床无砟轨道现浇道床板新老混凝土黏结面的应力状态进行了热—结构耦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轨枕结构尺寸对现浇道床板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的黏结应力有较大影响,为优化现浇整体道床无砟轨道结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会永 《公路与汽运》2009,(5):143-144,179
采用固定-移动点测试法对某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模态进行测试,并进行有限元自振频率计算,通过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对该桥状态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动力试验方法和有限元动力计算模型对于验证设计及进行桥梁安全运行状态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调查检测了某预应力混凝土斜交空心板桥的病害,在对该桥进行空间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产生这些病害的主要原因,提出外贴碳纤维布的维修加固方案.加固后的现场荷载试验结果表明,维修加固方案合理可行,桥梁达到了设计荷载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公路PC箱梁腹板裂缝成因与混凝土应力限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公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连续刚构桥箱梁腹板的裂缝问题,从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成因分析。对其腹板应力进行空间有限元分析,在研究腹板二向应力状态及其强度准则,对国内外相应设计规范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现行《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关于预应力构件混凝土应力限值表达式存在的缺陷,提出公路桥PC箱梁混凝土的推荐应力限值条件。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预应力砼连续箱梁腹板开裂现象比较普遍,已严重影响该类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这一问题,文中从规范对砼各项应力限值规定角度出发分析导致腹板开裂的原因。为此,在对不同砼设计规范对砼各项应力限值规定对比的基础上,讨论了各项应力限值规定之间的协调性及相互影响关系,得到了相关结论,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为有效缓解高温作用下Ⅱ型板胀板问题,从源头上削减因轨道板变形受限而形成的温度力,有必要开展Ⅱ型板应力疏控技术方案研究。通过分析桥上和路基无砟轨道结构特点,研究提出连续式无砟轨道单元化和弱纵连方案,运用解析法和有限元法对解锁单元长度、填充材料弹性模量等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并基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研究单元化后的控制方案,提出轨道板上拱评估方法和限值。研究结论:(1)路基和桥梁地段Ⅱ型板在高温作用下受力特性基本一致,通过解析法分析伤损状态下上拱临界波长为19 m,建议以3块板为一单元进行解锁;(2)分析了宽窄接缝局部和全部填充低弹模高韧性材料弹性模量的影响,采用全填充方案对填充材料弹性模量的取值范围更有利;(3)当轨道板单元化后,均匀植筋更有利于限制高温作用下轨道板的位移;(4)提出了基于轨面高低变化量和轨底-板面高差变化量识别轨道上拱的方法,应重点关注高温季节轨面高低变化量大于2 mm的区段;(5)本研究可为连续式无砟轨道上拱整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复合锚固技术在混凝土轨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分离式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复合锚固混凝土轨枕和普通混凝土轨枕中的纵向主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对粘结滑移进行了分析,揭示出这两种轨枕的钢筋滑移规律以及纵向主筋应力沿轨枕长度分布的不同,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复合锚固结构在抑制钢筋滑移,缩短预应力筋锚固长度方面有显著作用,增强了轨枕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