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铁路运输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世界铁路的诞生是在英国人瓦特.从1868年花了20多年时间.不断地发明、改进.最后完善,成功地研制成应用于厂矿的蒸汽机的基础上实现的。这一过程经历了克服各种技术难题的艰难过程.才使真正意义上的铁路诞生而走向人类生活的。  相似文献   
2.
经过清政府新设外务部进行的大量外交努力,诸如庚子之役遗留的铁路归还及利权回收等问题.虽然得以局部解决.但是列强对弱势中国的瓜分势头有增无减。相应地从洋务运动中萌发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自立求强.兴办实业,欲与外强抗争的要求日益强烈。  相似文献   
3.
清代铁路自1898年设立矿务铁路总局,筑路渐趋高潮之际,列强于1900年联合发动庚子之役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偕光绪帝逃往西安。此后签订的辛丑条约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沉重负担,并应洋人要求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为外务部。铁路随之也归入外务部考工司辖署。(矿务铁路总局一度裁撤)  相似文献   
4.
商办铁路为主的铁路体制,对抑制洋股,抵制洋债,防止铁路利权流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清末社会经济体制的自身不足,商办铁路体制的致命弱点暴露无疑。商办士绅封建专制的劣根性;地方乡土意识的局限性,所决定的商办铁路体制,不可避免地表现出的地方分割、分散经营、目光短浅、社会流弊等特征:与铁路行业的网络特征,存在不可逾越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5.
铁路诞生的艰难过程,不仅经历了对技术难题的艰难突破,而且更经历了人们传统的世俗观念的莫须有的偏见和磨难。这种人们惯见的社会现象即使在铁路的故乡英国也不例外。诸如,对“布鲁克”号机车的速度慢、震动厉害.噪音大,烟囱冒火等缺陷,招来不少的讥笑和责难。特别是当时英国反对机车和铁路的势力.竟对多处新建铁路轨道和桥梁在深夜中进行破坏.一家水运公司甚至用炮火轰击斯蒂芬森的测量队。这种情况,戴榘在记述乔治研制机车的艰难处境时曾经记道:  相似文献   
6.
《世界史》指出“相对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以及由它决定的人们之间社会分工发展的程度,是文明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铁路传入中国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铁路体制历经初期的商办、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以及借洋款、设洋股兴办,等模式.又有清政府“毅然兴办”的国策,铁路开始走上兴办阶段,却因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遭到重挫。  相似文献   
8.
铁路是现代轨道交通中最重要的,足以影响国家综合实力的支柱性基础产业。国家铁路体制的变革不但关系到铁路的发展,更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产生重大影响。本刊择录《中国铁路体制演变史料》的相关内容,将清代、民国时期铁路体制演变的情况,及其特点和走向,介绍给读者,以作有益的参考与借鉴。——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9.
中国铁路的诞生举步维艰,但是铁路在军事国防方面的突出作用,却使得清政府不得不看到,没有铁路就不可能有强固的国防和国家的安全.更谈不上国家的强盛。于是中国铁路首先归属海军总理衙门管理.海军衙门成了中国第一个主管铁路的中央国家机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