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技术作业图表,用归纳法分析了垂直“天窗”对双线自动闭塞电气化铁道车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的影响,得出扣除时间的计算公式,以及扣除时间在利用率法计算车站通过能力时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多刚体和刚柔体耦合的高速动车组拖车整车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多种工况的数值计算,获得随机激扰下轴箱垂向加速度时间历程,结果表明车辆在高速运行时,随速度的提高,刚、弹性轮对的轴箱垂向加速度偏差增大;结合高速线路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弹性体轮对的结果与实测结果更吻合。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怀新高速公路k54 840~k54 930段左侧边坡的滑坡成因,分别对第1次塌方及第2次滑坡进行了处治,介绍了处治方案及实施,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软基工程施工为例阐述了真空预压施工。在新吹填土上部铺一层土工布增加浮托力,然后打设排水板,排水主管和支管均采用波纹滤管,支管间距与排水板布设一致,主管与支管用三通或四通连接,形成框架形排水管路,实现无砂垫层真空预压处理超软黏土。施工实践和质量检验表明,采用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技术处理超软地基后的承载力满足后期市政建设及厂房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上分析了直接转矩控制原理,建立了异步牵引电机在全速域范围内运行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案:在低速区采用间接直接转矩控制,并基于间接直接转矩控制提出了一种新的启动限流方法;在中速区基于十八边形磁链采用直接转矩控制;在高速区基于六边形磁链,通过磁链动态调节达到转矩控制的目的.通过仿真对该方案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异步牵引电机全速域直接转矩控制策略是可行的,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可用于异步牵引电机控制器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6.
在役高桩码头结构检测时由于结构形式复杂、需水上作业等因素,采用传统方法难以对其进行全面损伤检测。本研究在自主研发相关仪器设备的基础上,综合采用VSP基桩测试设备与混凝土结构内部损伤CT扫描设备,对船舶撞击后的某油田钻井平台码头进行检测与评判。检测结果发现,采用VSP与CT联合检测技术,能对在役高桩码头上部结构及基桩的损伤进行准确检测,并可根据检测结果对码头上部结构与基桩的损伤程度做出科学的评价,较好地解决了在役高桩码头结构损伤全面检测的技术难题,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在役码头检测手段进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黄土公路隧道病害分析与处治措施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来弘鹏  杨晓华  林永贵 《公路》2006,(6):197-202
针对新庄岭黄土公路隧道地表裂缝和衬砌开裂的病害特征,探讨了病害产生机理,并运用仿真、实测等手段详细分析了病害原因。分析表明:地表裂缝导致黄土浸水,从而使土体强度降低,变形增大,扩大了围岩塑性区范围和变形压力,恶化了衬砌结构受力状况,导致了衬砌结构局部出现裂缝。此外,根据隧道病害状况,提出了采用挖槽夯土法处治地表裂缝,采用环氧树脂嵌补及凿槽嵌入钢拱架法处治衬砌开裂的建议。研究结果为分析和处治黄土公路隧道病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测定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的浸渍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准确测定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避免因体积参数计算不准确导致的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提出了用沥青浸渍法进行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测定的方法。沥青浸渍法以沥青为介质,得到了沥青混合料的零空隙状态。与真空法相比,沥青浸渍法数据变异性小,测量结果复现性好,对试验条件要求不高,试验人为因素影响小。研究结果表明,真空法测定的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偏小,用沥青浸渍法能够准确测量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安全空间的货物超限等级判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超限货物运输更安全、精细、灵活,结合铁路超限货物运输现状,提出了超限等级新标准。通过对影响货物安全空间的实测宽度、偏差量、附加偏差量、线路实际限界宽度等4个因素的分析和计算,得出安全空间的计算公式。介绍了基于安全空间的货物超限等级判定方法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以鲁北测风塔工程沉桩施工为依托,初步总结GPS数据链天线发射端采用高增益天线在施工定位中的试验及应用情况,在进行远距离海上打桩施工时,完全可以采用高增益天线做GPS基准站无线电差分信号发射天线使用。该天线的使用效果能够满足稳定、连续、准确的GPS差分信号的发射和远距离传输。其有效工作距离能满足20-30km范围,初始化时间短,固定解的解算速度快,在控制网覆盖范围充分的情况下,可达到与近岸施工相当的精度效果,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