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篇
  免费   57篇
公路运输   393篇
综合类   340篇
水路运输   296篇
铁路运输   231篇
综合运输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颗粒状TiC和条状TiB复合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在300℃环境温度和不同载荷下的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及其磨损机制进行研究.利用SEM、ESS、XRD等分析手段,对磨损面、剖面,磨屑等进行观察与分析;总体上复合材料磨损率降低,且增强相含量高的磨损率也低,摩擦系数小而稳定.磨损表面存在氧化物,存在磨屑脱落后的痕迹,从磨损剖面可看到一定厚度的塑性变形层及磨损过程中形成的摩擦层,对磨屑的研究中看到,小载荷时形成尺寸不超过10μm的氧化物粉末磨屑、随载荷增加开始形成10~ 25 μm的粒状磨屑、甚至出现尺寸更大的片状剥落磨屑,从而分析得出,小载荷时以氧化磨损为主,存在轻微的磨粒磨损,载荷较大时则以剥层磨损为主,并存着轻微的氧化磨损.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估舰船结构损伤后的剩余强度,对船体加筋板出现初始几何变形后,参与总纵强度的有效宽度和加筋板剩余极限强度进行研究。将加筋板受到垂直于平面压力后的变形,作为其初始几何变形,改变变形的方向和大小,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加筋板结构进行线性和非线性分析。定义了板有效宽度计算方法,对不同变形方向和变形幅值时板的有效宽度和加筋板的极限强度进行对比分析,并拟合得到了计算板有效宽度和加筋板极限强度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初始几何变形会削弱加筋板结构的强度。在对损伤后船体结构强度进行分析和校核时,提出的经验公式可以直接用来计算板的有效宽度和加筋板的极限强度。  相似文献   
3.
吕明娟 《专用汽车》2006,(4):25-26,48
编译介绍了欧洲市场Scania、Volvo、Renault和Foden四公司的四款八轮自卸车检测、分析和比较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JK00430型机车走行部车载检测装置的运用,提出了该装置发生报警后的科学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5.
测定球面多点坐标计算球面参数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协作目标电子全站仪无需安置棱镜和反射片作为反射目标而能测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采用无协作目标电子全站仪这一特性,可以方便地测定球面上多于4个点的三维坐标。以球心坐标和半径为未知数列出误差方程式,平差计算球心坐标和半径,并评定球心点位精度,实例证明该方法是可行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船舶机舱自动化监控系统故障自诊断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船舶机舱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对系统的故障自诊断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一种容易实现的监控系统故障自诊断方法,最后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机车牵引齿轮罩漏油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四个关键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四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防止和解决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关键:船舶不适航造成重大溢油污染事故;船舶机舱防污染设备监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和完善海事溢油鉴定体系;建立和完善油污损害赔偿制度。并就一些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应用要求,充分利用国内运用最广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KJ2000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平台,针对LKJ车载线路数据库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在没有轨道电路信息的线路上,基于点式信息传输的车载安全防护系统的控制模式。该控制模式具有安全、可靠、高效以及硬件低成本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轨道涡流制动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对影响轨道涡流制动特性的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分析总结了理论分析法、有限元仿真法和台架试验法这3个主要的研究方法。对我国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发展及轨道涡流制动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