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9篇
综合类   9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14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勇  姜荣富 《集装箱化》2003,(10):28-30
集装箱在运输装卸过程中货物时有残损、短缺发生。为了便于现场检验鉴定人员、理货人员、保险理赔人员以及收发货人判明货物的残损、短缺的类型,区分其原因,明确责任归属;同时也便于收发货人或代理人找到责任方,提出索赔、挽回损失,现就集装箱货物的残损、短缺的判别方法、类型、责任归属及其检验鉴定证书的作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结合整车对全浮式驾驶室悬置系统的总体要求,利用理论计算、动力学仿真、有限元分析等方法进行各种工况模拟以及悬置性能分析,确保悬置系统各方面满足设计要求。实际样车在不同路况、速度下验证了悬置系统隔振率、平顺性、可靠性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设计过程的总结,形成了一套驾驶室悬置系统设计方法、明确了性能评价指标和相关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评估典型地铁站台射频天线对乘客电磁暴露的安全性,设计地铁站台无线通信系统吸顶天线和乘客人体模型,利用基于有限元的电磁仿真软件,构建吸顶天线辐射下的地铁站台乘客候车电磁环境模型,研究候车乘客的公众电磁暴露问题。结果表明:天线分别工作在900和2 440 MHz时,人体组织的平均比吸收率最大值分别为4.441×10-7和1.165×10^-6W·kg^-1,电场强度最大值分别为0.139和0.148V·m^-1,平均比吸收率在人体组织内的衰减均大于电场强度的衰减;2 440MHz时的射频电磁能量在颅内的穿透能力小于900MHz时;所有计算值均低于国际非电离辐射委员会制定的公众电磁暴露限值,说明地铁站台射频天线对乘客的电磁暴露不会构成健康威胁。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方便调试基于MST785芯片的车载主机,提出了一种基于MST785芯片和WINCE6.0系统的新型实用调试工具。该工具基于MST785芯片和WINCE6.0嵌入式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插卡运行调试工具,规律性操作调试开关和操作模式,并自动记录打印log。实际应用表明,该工具特别适用于分析导航电子产品显示异常和触摸异常的问题,并具有操作简便、节约成本、提高导航产品研发和售后的效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EPON技术浅析     
简要介绍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的特点和应用优势,以及铁通广州分公司利用EPON优化改造宽带接入网的方案,阐明了EPON是实现光纤宽带综合接入的优良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通风管路流运过程及漏风特性进行流体力学及数值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通风管路接头漏风的数值模型有订应的系统方程。运用漏风数值模型研究了风管直径、漏缝尺寸、阻力系数及管路长度对漏风的影响。研究结果与日本高木英夫公式不谋而合,证明本文构思正确,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水库大坝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最大坝高断面进行渗流计算,计算结果可为其他土坝的渗流及稳定安全分析提供可供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邢华刚  刘迈  盛进路 《中国水运》2007,7(2):149-150
电力机车电子柜的自动测试系统对机车的生产和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以SS4G为实际对象,针对于便携式机车电子柜测试系统的设计,给出了一种基于μC/OS-Ⅱ的软件设计方案。本文把对机车电子柜电路板的故障监测和故障定位以及信号的采集和发送等各用一个任务来完成,并由主任务对其进行统一调用,使得本设计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9.
尽管北京唐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智科技”)成立时间并不算长,但其在铁路机车走行部安全监测方面成就斐然,铁道部及下属部门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据铁道部有关部门称,唐智研发的“JK”系列产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铁路六大干线安全标准线的建设。据介绍,在铁道部第六次大提迷的部署中,已经将唐智的“JR00430机车走行部车载监测装置”列为了安全保障标准建设的重点装备之一。 其实,唐智科技之所以在短短5年内能够有此突破,其原因可谓是不言自明,因为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唐德尧在故障诊断领域多年的研究,以及他在技术成果产业化方面的努力。近年来,在唐德尧的率领下,唐智自主创新研制的一系列产品,已成为铁路系统一致认可的机车走行部故障诊断和早期预警的权威产品。唐德尧认为,参加铁路六大干线安全标准线的建设,唐智的产品将在两个方面为列车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一方面,“JR00430”在轴承、齿轮和踏面的故障预警方面发挥着基本的诊断功能;另一方面,“JR00430”通过对多物理量的综合分析和多因数的联合诊断,结合轴承、齿轮、踏面的相关分析,努力识别其他紧密相关部件的故障。进而通过故障机理分析,从结构完整性层面上,识别故障多发的原因,为铁路制造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在我国机械装备安全预防领域,62岁的唐德尧教授被誉为“故障诊断一奇人”。在1977年,由他研制出的第一项科研成果“CZY-4型测振仪”就大胆地突破了国外的落后规范。1984年10月,由唐德尧教授研制的“JK8241A轴承齿轮故障分析仪”成功通过了部级鉴定并获得了原航空航天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90年,“JR86411铁路车辆轮对轴承不分解自动诊断系统”创国际先进水平。2004年,JR00430又有创国际领先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结合成品湿法橡胶沥青AR-SMA13的应用研究情况,从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实践表明,其性能优异,综合成本相比同类沥青产品低,性价比高,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