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1篇
  免费   188篇
公路运输   1361篇
综合类   1283篇
水路运输   1307篇
铁路运输   997篇
综合运输   15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435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Ridesharing has been attract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both academia and industry. One of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study of ridesharing is to identify the most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improving the ridesharing decisions taken by participants. Another challenge is to use harvesting techniques to extract specific types of travel-related information. Many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by the community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issues. However, due to a lack of information sharing between different transit authorities and the difficulty of identifying subjective perceptions of the experience of ridesharing,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ng how social media data might support or obstruct goals for mobility,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 ridesharing is a difficult task. In this survey, we first analyze the literature on ridesharing with a focus on the properties and model of service, and introduce a framework to describe the major components required for a ridesharing service. Then, we illustrate the potential value of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social media and present the rationale for harvesting travel-related data. Finally, we detail some possible directions and different approaches for using social media data, and highlight their assets and drawbacks.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现有监测手段难以高效经济地测量高速铁路全线简支梁的徐变上拱量,但可以通过分析轨道动态检测数据实现有效识别。因此,本文选取我国某高速铁路长达7年的检测数据,结合小波分解、极值点搜寻和概率分布拟合,对每一跨简支梁的高低波形进行识别,然后通过波形关键点识别简支梁徐变上拱量,并研究其发展规律。研究结论:(1)波形识别算法对24 m梁和32 m梁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4.3%和96.4%;(2)简支梁徐变上拱与混凝土徐变的发展规律相近,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上拱量发展曲线;(3)在线路开通运营6年后,24 m梁上拱量的中位数在1.5~2.0 mm之间,32 m梁上拱量的中位数在2.0~2.6 mm之间,简支梁徐变上拱的发展趋于平缓,未来的发展空间有限;(4)本研究成果对掌握高铁桥梁变形状态和指导线路养护维修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赵紫辰  钟亮  葛晨曦 《水运工程》2022,(11):145-151
阶梯形丁坝在航道整治中应用广泛,脉动流速的空间相关结构是紊流相干结构的重要组成,可有效反映阶梯形丁坝区的流场特性。基于阶梯形丁坝区明槽紊流PIV流场测试资料,分析阶梯形丁坝区脉动流速空间自相关结构与互相关结构的分布特性,研究脉动流速空间相关结构沿主流、水深及槽宽方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纵向脉动流速自相关系数Cuu与垂向脉动流速自相关系数Cvv均为正值;自相关系数在0.3~0.9区间内的等值线,其分布范围随着水深增加而减小,随着与丁坝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近坝区纵、垂向脉动流速互相关系数Cuv与垂、纵向脉动流速互相关系数Cvu云图在丁坝下游约一级丁坝坝长范围内出现基本对称的正负分区现象;一级丁坝附近Cuv及Cvu云图中相关性较强的等值线分布范围在近坝区较大而水槽中心较小;水槽中心附近,脉动流速空间互相关系数绝对值较大的等值线基本分布在二级丁坝上方,Cuv为正,Cvu为负。  相似文献   
4.
菏日铁路复线上的三孔联体框架式立交桥施工工程 ,采用整体顶进二股道的施工方法 ,线路加固用纵挑横抬法 ,并采取了防止线路横移措施 ,缩短了工期 ,圆满地完成了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船舶在海浪中运动的可视化技术。给出了可视化设计过程的流程图,并讨论了建立船舶模型的可行方法和三维波浪模型的数学模型,以及如何应用OpenGL函数库来生成船舶在海浪中运动的动画。在讨论可视化技术时,使用了具有平台独立性的OpenGL图形库。  相似文献   
6.
铁路检测设备已经由单项检测发展到多项检测、由静态检测发展到动态检测、由接触式检测发展到非接触式检测,由低速运行状态检测发展到高速运行状态检测。日本的综合检测列车是这种趋势的典型代表,支撑这种发展趋势的核心技术是机器视觉技术。我所承担的铁道部重点课题《非接触式接触线动态检测设备研制》,2005年4月,在福州供电段青州网工区、沙县网工区接触线磨损实测,  相似文献   
7.
刘晓洁  周亮 《中国水运》2007,7(5):177-179
自McClelland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胜任力的概念以来,胜任力的理论研究和应用随即风靡美、英、加等西方国家,并成为20世纪80年代一个前沿的管理理念。本文通过探求胜任力以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针对我国中小型企业管理模式传统,管理方式僵硬等特点,提出了胜任力在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几种应用模式,并且对企业在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潜艇消磁系统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磁技术是潜艇隐身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潜艇消磁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分类和控制策略,并剖析了潜艇安装消磁系统的难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内沿海、沿江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外贸政策的调整,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迅猛发展,为发展我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内有关航运单位把握时机,在我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中采用国际标准箱,开辟全集装箱班轮航线.经过数年的发展,形成了北起大连,南至海口沿海集装箱运输的大通道和以上海为中心沟通沿海和长江的"T"型运输网络,构成了我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的新风景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刘胜  于萍  方亮  翁震平 《中国造船》2007,48(3):35-43
研究了船舶舵减横摇鲁棒控制系统设计问题。根据船舶运动和流体力学原理,指出了舵上产生的横摇力矩及船舶航向(艏摇)与横摇的分频特性,是舵-航向/横摇综合控制技术的基础。提出广义输出干扰的概念,将舵减横摇控制系统广义对象的奇异控制问题转化为非奇异标准控制问题,给出了艏摇/横摇耦合运动的线性分式变换模型和广义对象状态空间实现,设计了舵减横摇H∞鲁棒控制系统,并用结构奇异值理论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了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分析。通过数字仿真,证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减摇控制效果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