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8篇
  免费   167篇
公路运输   1488篇
综合类   1281篇
水路运输   1290篇
铁路运输   976篇
综合运输   17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410篇
  2009年   402篇
  2008年   387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390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凯 《铁道建筑技术》2020,(4):90-93,128
新机场高速公路地下综合管廊大部分结构距在建新机场高速公路桥梁较近,基坑开挖过程易导致高速公路桥梁承台及桩侧土体外露,进而导致桥梁基础产生水平变位、不均匀沉降等现象,对高速公路后期运营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通过3组试验确定最优注浆参数,在管廊基坑开挖过程中对既有高速桥梁基础附近土体进行注浆加固,效果良好;通过对开挖过程中基坑、桥梁基础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管廊基坑邻近桥梁基础开挖防护施工技术进行总结,为以后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城市常规公交系统建设是贯彻公交优先、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分析大连市常规公交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入手,结合城市交通发展趋势,提出常规公交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时期常规公交规划要从公交网络、规划目标、服务模式、技术方法等四方面转变思路,强化两网融合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增强常规公交的吸引力,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每年因工程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淤泥,传统的堆砌抛填处理方式,不仅侵占土地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通过加入固化剂将废弃淤泥转化为可用于填筑的工程材料是目前比较好的一种处理方式。但常用的淤泥固化剂水稳定性差,对高含水率淤泥固化效果不佳,无法广泛应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贯入度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等一系列试验,对几种常用的固化剂掺合料进行筛选,从而制作了一种对高含水率淤泥具有快速固化效果的固化剂并确定了其最优掺量。对固化淤泥的力学特性研究,表明该固化剂性能优异,养护七天后,固化土的CBR值和强度均符合工程规范要求。结合电镜扫描图,分析固化淤泥的微观特征,发现该固化剂的固化效果来源于钙化聚酸的水化形成的链状结构,在碱性条件下与淤泥颗粒以及矿物离子发生的聚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企业原有生产圆盘类连接轴的工艺,设计了基于Cognex视觉的机器人自动搬运系统,将S7-300 PLC、Cognex视觉系统和FANUC机器人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了1台机器人同时为铣床和车床2个加工系统自动上下料;通过Profibus总线和Ethernet通讯将PLC技术、视觉技术与工业机器人结合起来,发挥了工业以太网传输速度快、信号稳定的优势,提高了机器人的柔性取料能力;目前已应用在企业当中,提高了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及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支出。  相似文献   
5.
介绍双信封无标底评标办法的基本步骤,阐述该评标办法的优缺点。针对如何发挥双信封无标底评标在招投标活动中的作用,充分体现招投标的公开、公平、公正,提出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铁路道口对安全及其城市交通拥挤的影响等角度,对照国内外城市道路与铁路立交设置方面的基本经验,对上海中心城区道路与铁路立交的设置标准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上海市中心城区铁路平交道口列车通过数量和道路交通量的现场调查结果,研究提出了上海市中心城区道路与铁路立交布局规划框架方案与实话优先等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Although counteracting environmental programmes and policies have been strengthened, large oil spills still occur at irregular intervals. The total oil spill costs and their compensations have attracted much interest from various parties, such as local stakeholders, and state and federal governments. This paper addresses five major cost categories whose aggregations are expected to cover the overall direct and indirect costs after the release of an oil spill. Among them, research costs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since they tend to be high if public attention has been drawn to the case.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otal oil spill costs and their admissible claims, we found that:
  1. admissible claims do not cover the overall costs of the oil spill, and
  2. admissible claims cannot be compensated in full in the case of large spills.
Clearly, a sound oil spill contingency management aims to minimize both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reas most at risk and the total oil spill costs. In this paper an economic model for measuring environmental damages following an oil spill is addressed and applied to the Prestige case which happened to be the worst oil pollution in the history of Spain. The model indicates how an ideally a priori economic evaluation may intuitively help managers to make informed as well as fast decisions in contingency cases.  相似文献   
8.
汽车文化的力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汽车是世界唯一兼有零部件以万计,产量以千万计,保有量以万万计的综合性、高科技、大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作为支柱产业,汽车是连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纽带,不仅直接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其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渗入到广泛的学科领域,波及大量的相关工业和相关部门,诱发新兴工业和高新技术的出现,形成庞大的产业体系和合纵连横的产业链,成为“改变世界的机器”。汽车就是这样凝聚着一百多年来人类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的成果,和谐地将科技和艺术相统一,积淀成现代社会特有的文化底蕴。汽车文化以汽车产品及其产业为载体,渗透到经济社会各层面并构成互为关联的价值链,演绎人类社会一系列的行为、习俗、法规、准则、观念和价值观,形成影响汽车社会和汽车文明发展进程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9.
制定电务调度工作制度,发挥电务调度在设备故障应急处理中的指挥协调作用,以最短的时间恢复故障设备,减少对铁路运输干扰。  相似文献   
10.
从船舶航行安全、可靠性角度考虑,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航行船舶所在海域的气象状况,因此气象信息对于船舶调度管理起到非常积极重要的作用。如何获取气象信息,并把获取的气象信息融合到电子海图显示平台中,对于航行船舶的监控和管理显得十分有意义。针对如何获取气象信息及如何与电子海图叠加显示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